糖尿病患者的“多面魔鬼”——不容忽視的并發癥!
最近,一位57歲的糖尿病患者的詳細檢查報告揭示了她的復雜病情。報告中指出,她的雙下肢動脈內膜輕度增厚,雙小腿段大隱靜脈曲張。頸部彩超顯示雙側頸動脈內膜增厚伴多發鈣化斑形成,右頸動脈球部狹窄率高達50-69%。心臟彩超結果顯示室間隔增厚,左房內徑高值,但左室收縮功能尚算正常。腹部彩超發現肝臟輕度增大伴中度脂肪肝樣改變,以及膽囊炎性改變和膽囊結石。綜合這些檢查結果,確定這位女性患有2型糖尿病,并伴有多種并發癥。她還被診斷為2型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周圍血管病、腎病、腔隙性腦梗死、頸動脈閉塞、高脂血癥、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脂肪肝和高尿酸血癥。
這份報告展現了糖尿病慢性并發癥的復雜性,而這些并發癥無疑對患者的健康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讓我們深入了解一下這些疾病的可能原因、危害程度以及如何預防及治療。
潛在的疾病困擾——各類糖尿病并發癥
糖尿病并發癥涉及多個系統,這些疾病常常彼此交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生命長短。例如,雙下肢動脈內膜增厚是由于長期高血糖導致血管內皮受損,動脈硬化;右頸動脈球部狹窄率高達50-69%也表明存在血管狹窄,增加了腦卒中的風險。脂肪肝則是由于脂質代謝異常引起的。
多項研究已證實,糖尿病的慢性高血糖狀態會通過多種機制引起并發癥,常見的機制包括氧化應激、多元醇途徑激活、非酶糖化反應與蛋白激酶C激活。這些機制不僅傷害血管內皮細胞,還可以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和發展,加重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比方說,Jiang et al., 2019在其研究中指出,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非糖尿病患者高出3-5倍。長期高血糖狀態下,糖尿病患者的神經系統也會受到影響,表現為周圍神經病,常導致肢體疼痛、麻木等癥狀。
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案
針對上述糖尿病并發癥,治療的重點在于有效控制血糖水平、改善血液循環和保護受損的神經及血管。首先,通過提高患者的糖尿病知識和管理意識,進行飲食、運動和藥物的綜合治療,對控制血糖極為重要。大量研究表明,控制良好的血糖有助于降低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率(原理詳見Anderson et al., 2020)。常用的藥物包括二甲雙胍、SGLT-2抑制劑、GLP-1受體激動劑。
此外,針對神經損傷,可以使用營養神經藥物如維生素B12、瓜分脂肪酸等;對血管病變,可使用抗血小板藥物如阿司匹林、他汀類藥物等。而膽囊結石和脂肪肝則需根據具體情況采取相應的??浦委?,如膽囊炎癥控制、藥物或手術等。需要說明的是,多數治療需要個體化,需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切勿忽視預防——未病先防病
糖尿病的防控不應止于治療,其預防同樣至關重要。建議高危人群,如有家族史、肥胖、高血壓者,定期進行血糖、血脂等檢查,早期發現并干預。日常生活中,合理飲食、堅持運動、戒煙限酒是防控糖尿病及其并發癥的重要手段。
具體來說,飲食應低糖低脂高纖維;運動以中等強度有氧運動為主,建議每周至少進行150分鐘;戒煙限酒則可顯著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而即便已確診糖尿病,也應積極調整生活方式,并定期隨診,掌握良好的血糖控制,最大限度減輕并發癥帶來的危害。
總而言之,糖尿病及其并發癥雖然復雜多變,但通過科學的管理和治療,可以有效延緩其發展,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本文旨在呼吁大家重視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早期發現、積極防控,爭取惠及更廣大的患者群體。
引用文獻
- Jiang et al. Cardiovascular Risk in Diabetes.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9.
- Anderson et al. Glycemic Control and Reduction of Macrovascular Complications in Type 2 Diabetes. Diabetes Care,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