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是腫塊,偶爾在月經前后覺得乳房略微發緊、摸著有些不平,可能自己還以為是內衣穿得不合適,或者正常的生理變化。
危險因素 | 說明 |
---|---|
遺傳家族史 | 有母親或姐妹患乳腺癌的女性,其發病風險比普通人群高出2-3倍。某些遺傳基因(如BRCA1/BRCA2)突變,會讓一些家庭代際出現聚集。 |
年齡增長 | 40歲以后,乳腺細胞修復能力下降,乳腺癌風險上升。大多數患者集中在中年及以上。 |
女性激素水平變化 | 初潮早、絕經晚、未生育或者首次分娩較晚,體內雌激素暴露時間較長,會增加乳腺癌風險。 |
生活方式 | 如缺乏運動、肥胖、晚上睡眠不規律,這些均可影響內分泌,從而影響乳腺細胞代謝。 |
某些良性乳腺疾病 | 比如不典型增生的乳腺疾病,會讓乳腺細胞變得“活躍”,提升未來癌變可能性。 |
醫學界統計發現,全球每8-10位女性中就可能有一位一生面臨乳腺癌風險,高發并不意味著一定會發生,但多重因素疊加后,需要我們多加關注自身變化。
步驟 | 方案 | 主要應用場景 |
---|---|---|
手術治療 | 保乳切除、全乳切除等 | 適合局部早、中期病例,根據腫瘤大小和位置決定 |
放射治療 | 術后輔助放療/局部放射治療 | 控制殘留癌細胞,減少復發風險 |
化學治療 | 口服/靜脈注射抗癌藥 | 適合高風險轉移及三陰性、HER2陽性等類型 |
內分泌治療 | 抗雌激素類藥物等 | 激素受體陽性患者,有助于長期抑制復發 |
靶向治療 | 如針對HER2的單抗藥物 | HER2陽性乳腺癌專用,提高生存率 |
乳腺癌并非遙不可及,早期發現和科學防控,可以極大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質量。每一次生活細節的關注、飲食和運動的用心,都是幫助自己減少風險、安心生活的小舉措。
如果今后你感覺身體有變化,不確定是不是問題,與專業醫生溝通是最直接的辦法。希望每個人都能對乳腺健康多一點了解,多一分安心與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