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踝骨折內固定術的實用指南
走路、運動,踝關節幾乎時時在運作。有的人打籃球時腳下一滑;有的長輩在濕滑的地板上不小心摔倒,一陣刺痛和腫脹隨即襲來。其實,這類踝部受傷在生活中并不罕見。尤其是內踝,也就是腳踝內側的那塊凸起的小骨頭,特別容易中招。今天,咱們就聊聊內踝骨折和常見治療方式——內固定術,幫大家遇上這類情況時心里有數。
01 這些早期信號容易被忽略 ??
很多人摔倒之后,腳踝有些輕微不適或者隱隱作痛,覺得休息一晚就好。有時,只有走路時偶爾感覺踝部有點酸脹,下地瞬間一陣針扎感,但只要沒腫得離譜,往往不會放在心上。
可事實是,內踝骨折的早期信號往往不夠明顯。像個“小信使”,它只在特定動作時才來敲門,讓人很容易誤把它當普通扭傷。
Tip: 如果摔傷后腳踝局部反復有隱痛、扳動腳的時候比平時更難受、輕微運動后不適持續不退,建議盡早檢查。
02 明顯的癥狀要當心 ??
- 腫脹劇烈: 一位45歲的女士有一天在樓梯上滑倒,幾個小時候踝部迅速腫成了“饅頭”,連襪子都快套不上了。這種突然加速的腫脹,就是一個重要的警示信號。
- 疼痛難忍: 骨折后的疼痛通常不是輕微的,而是持續的深部痛感,尤其是在用力下地站立或者簡單轉踝的時候,會突然“刺痛”,嚴重時甚至無法移動腳步。
- 局部青紫: 大面積瘀斑常常出現在踝關節內側,顏色從紫紅慢慢變黃綠,消退很慢。這代表著軟組織下有出血,一定要警惕。
- 無法承重: 比如60歲的老年男性打完羽毛球后扭傷腳踝,第二天試著下地,卻發現完全“跛”了,挪步都困難。這說明骨折影響了足夠的骨性支撐。
出現上述明顯癥狀,就該高度懷疑內踝骨折了。別拖著,及時就醫才最穩妥。
03 什么原因導致內踝骨折???
常見原因 | 解釋 |
---|---|
跌倒 | 比如下樓踩空、地面濕滑、穿高跟鞋等情況,踝部承受突然的外力,導致骨頭斷裂 |
劇烈運動 | 籃球、足球等轉身、跳躍的動作,容易引起踝部扭轉外力,年輕人和運動愛好者高發 |
交通事故 | 高空墜落和車禍中,踝關節易被強力沖擊,骨折往往較為嚴重 |
骨質疏松 | 老年人骨密度下降,輕微的扭傷也可能導致骨折 |
特殊疾病 | 如骨瘤、慢性炎癥等,可導致骨頭脆弱,增加骨折風險 |
數據補充: 醫學界認為,65歲以上人群由于骨密度降低,內踝骨折的風險明顯高于年輕人。因此,家里有老人,環境安全更要上心。
04 內踝骨折該怎么查???
- ① 詳細詢問受傷過程
- 醫生會認真問清楚摔傷或扭傷的情況,以及何時開始出現疼痛、腫脹等問題。也會關注既往病史,比如有無骨質疏松史。
- ② 踝部體格檢查
- 包括觀察局部外觀、觸診壓痛點、活動度以及足趾血循環和感覺。這樣能初步判斷骨折類型和輕重。
- ③ 影像學檢查(核心環節)
-
- X光片:基礎檢查,幾乎每個骨折患者都需要??梢燥@示骨折線、是否移位。
- CT:如果單純X光片看不清,尤其復雜或嚴重損傷時,用于三維結構評估。
- MRI:醫生懷疑合并韌帶、軟組織損傷時采用。
診斷建議: 內踝骨折一旦確診,不建議自行包扎或盲目按摩,建議專科醫院就診,由骨科醫師分期評估。
05 治療方式怎么選???
處理方法 | 主要適應人群 | 優點/提醒 |
---|---|---|
內固定手術 | 移位或不穩定性骨折、開放骨折、年輕中壯年體力勞動者 |
|
非手術治療 | 骨折對位好且無移位,骨質疏松、手術風險高老人 |
|
小提醒: 手術固定雖然聽上去“有些嚇人”,但對于關節負重區域的骨折來說,就像給易碎部位加了個“穩固支架”,這對于穩定骨頭、恢復功能至關重要。
06 內踝骨折術后怎么康復????♂?
初期(0~6周)
- 嚴格保護踝關節,避免負重行走
- 定期門診復查X光,監測骨折愈合
- 可做簡單的踝泵運動(腳趾上下活動)預防血栓
中期(6~12周)
- 逐步增加踝部屈伸、旋轉等主動鍛煉
- 在醫生指導下慢慢負重、下地行走
- 適當進行整體下肢力量訓練,如直腿抬高
后期(12周+)
- 完成骨折愈合評估后,可恢復正常行走
- 加強平衡、聯合運動,預防再次受傷
- 遇到活動受限或僵硬,需繼續康復訓練
康復小貼士: 恢復期間如出現局部紅腫、傷口滲液、踝部異常疼痛等情況,應及時聯系醫生。
07 這樣做有助于預防 & 促進康復 ??
- 補充高鈣食物: 牛奶、豆制品有助于增強骨骼密度。早晚喝牛奶、適量豆腐和豆漿進餐,可以讓骨頭更結實。
- 保證蛋白質攝入: 雞蛋、魚蝦、瘦肉等食物,有助于骨折愈合期的組織修復和力量恢復。
- 攝取豐富維生素D: 陽光下適度活動,或多吃蛋黃、深海魚,有利于鈣的吸收。
- 堅持鍛煉下肢: 日常散步、簡單踝泵和力量鍛煉能明顯降低骨折風險,且讓術后恢復更順利。
- 環境安全: 給家里老人鋪設防滑墊、避免地板濕滑,以及夜間有充足照明,可以很大程度減少跌倒風險。
再多一句: 40歲以上人群建議每兩年做一次骨密度檢查,有助于提前發現骨質疏松傾向。
內踝骨折不算罕見,但只要處理及時、康復科學,大多數人都可以恢復正?;顒?。遇到疼痛和腫脹,別猶豫,及時就醫遠比拖延強。飲食上合理補充營養,生活中做好預防,總會讓健康多一層保障。別怕有些難題,咱們都能慢慢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