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27歲的男士,工作忙壓力大,經常忽視肚子的反復不適。直到幾天后腹痛明顯加重,才到醫院檢查,被診斷為急性腹膜炎。
這個例子說明,身體的提醒有時很隱晦,一旦出現頻繁的腹部隱痛或腫脹感,別只當作普通胃腸不適,需要多點警覺。
說起來,急性腹膜炎的發生和多種內外因素有關,不是什么孤立事件。下表梳理了常見風險因素及其機制:
風險因素 | 簡單說明 | 作用機制 |
---|---|---|
闌尾炎穿孔 | 闌尾炎未及時手術,闌尾破裂 | 細菌大量進入腹腔,誘發炎癥 |
胃或腸道穿孔 | 胃潰瘍、腸梗阻等引起穿孔 | 胃腸內容物流入腹腔,刺激腹膜 |
腹部外傷 | 撞傷、銳器刺傷腹部 | 破壞腹腔屏障,導致感染 |
肝硬化、腎病 | 肝硬化或腎病晚期導致腹水 | 細菌易生長,增高感染風險 |
免疫力低下 | 如糖尿病、年老體弱 | 身體清除細菌能力下降,易合并嚴重炎癥 |
除了上述因素,有些罕見病(例如某些婦科感染)、特殊手術史也可能引起急性腹膜炎。不過,大多數人還是因為腹部的常見疾?。ū热珀@尾炎、腸穿孔)才會發病。
真正做到有效預防腹膜炎,還是要從日常做起。這里我們只談正向的健康方法,幫您提升身體抵抗力,減少腹腔炎癥的風險:
另外,中青年體力消耗大、生活節奏快,也建議每2年做一次腹部B超檢查,能早期發現潛在隱患。
實際上,急性腹膜炎就像腹腔健康的“警報器”,身體常會用腹痛、發熱提示我們。有些人覺得忍忍就過去了,結果錯過了最佳治療時機。 只要平時注意飲食衛生、規律作息、定期體檢,不讓小問題積攢成大麻煩,大多數腹膜炎是可以預防或者早期發現的。
如果遇到持續的腹部疼痛或者出現了不明原因的發熱、腹脹,不要硬抗,及時到醫院查明原因,對自己最負責。不為疾病焦慮,但也不掉以輕心,平和看待,科學面對,這才是健康管理的最好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