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當今威脅女性健康的一大常見惡性腫瘤,尤其在中國,隨著生活方式的變化,乳腺癌的發病率有逐年升高的趨勢。但如同許多其他疾病一樣,乳腺癌也深陷眾多醫學謬誤的泥潭。這些謬誤可能會影響患者的治療選擇甚至健康結局。因此,識別和糾正醫學謬誤非常重要。
醫學謬誤解析
“得了乳腺癌,乳房一定要切除”
謬誤:很多人認為得了乳腺癌就必須進行乳房切除手術,否則無法根治。
科學解讀:實際上,這種觀念過于片面了。乳腺癌的治療策略因人而異,臨床醫生會根據癌癥的分期、腫瘤的大小及其位置等因素制定個性化治療方案。近年來,保乳手術即保留乳房的乳腺癌切除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于早期乳腺癌的治療。大量研究表明,在合適的患者中,保乳手術聯合放療的效果不遜色于全乳切除術。
正確做法:如果被診斷為乳腺癌,患者和家屬應該與專業的腫瘤醫生充分溝通,了解可選擇的治療方案及其效果,而不是草率接受手術。同時,定期復查也對于疾病的長期管理十分重要。
“乳腺癌是因為吃得太多,脂肪太高才得的”
謬誤:很多患者一聽到乳腺癌,就會將之歸因于飲食,認為這是長期攝入高脂肪、高熱量導致的結果。
科學解讀:雖然飲食確實對乳腺癌的發生有一定影響,但它并不是絕對的單一誘因。乳腺癌的發生是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包括內分泌因素(如雌激素水平)、遺傳因素(如BRCA1和BRCA2基因突變)、環境因素和生活方式等。現代醫療研究發現,不健康飲食可以增加肥胖風險,而肥胖可能間接增加乳腺癌的風險。但單純通過飲食導致乳腺癌的說法是過于簡單化的。
正確做法:乳腺癌是復雜的疾病因素疊加所致,因此重要的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規律運動、控制體重等。對于有家族史的高危人群,建議咨詢遺傳咨詢醫生。
“乳腺癌治療后不會復發,可以高枕無憂”
謬誤:“治療結束后,就意味著徹底治愈乳腺癌,未來也不需要再過多擔心。”這是一種樂觀但危險的觀點。
科學解讀:乳腺癌治療后,患者依然存在復發和轉移的可能,尤其是晚期或三期的乳腺癌。復發分為局部復發和遠處轉移,而通常最容易發生在治療后的2-5年內。但這一風險也會因患者分型的不同而有所變動,例如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復發風險相對更高。
正確做法:治療后要定期復查,遵循醫生制定的隨訪計劃,關注身體的異常變化。如果出現癥狀要及時就醫。另外,增強自身免疫力,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也有助于控制復發風險。
提升辨別能力的策略
不實信息泛濫,防范需從點滴做起。在醫療領域,辨別真偽信息尤為重要,因為錯誤的醫學信息可能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傷害。
防范措施:對于乳腺癌相關信息,建議患者及家屬始終以權威醫學機構如中華醫學會、中國腫瘤協會、美國癌癥協會發布的指南為準。面對癌癥治療的網絡宣傳或偏方廣告,應持懷疑態度,不輕信無科學依據的信息,并及時與自己的主治醫師核實。
培養科學思維:為了減少受謬誤影響的可能性,我們還需要培養科學、理性的思維方式。面對健康問題,應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來源,特別是要學會依賴科學證據,而非道聽途說。比如,了解乳腺癌的發病機制后,患者能夠更好地評估風險、不盲目害怕疾病并接受正確的治療方案。
總結
乳腺癌作為一種常見且可防可治的惡性腫瘤,識別醫學謬誤尤為重要。從“乳房必須切除”的片面觀點,到誤將乳腺癌致因歸咎于飲食,再到忽視復診的風險,這些謬誤都有可能影響患者的治療選擇和康復進程。通過識別謬誤,接受科學的健康教育,加上合理的生活方式及定期隨訪,我們可以更有效地對抗乳腺癌。
參考文獻:
Chen WY, Colditz GA. "Risk Factors and Preventive Approaches for Breast Cancer". J Clin Oncol. 2023;41(10):1685-1694.
Anders CK, Carey LA. "Biology, Metastatic Pattern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Clinical Cancer Res. 2009;15(8):2609-2614.
Mollon LE, D’Andrea AD. "BRCA1 and BRCA2 in Hereditary Breast and Ovarian Cancer". Current Opinion in Cell Biology. 2021;70:58-65.
Pan H, Gray R. "The Role of Adjuvant Endocrine Therapy in Breast Cancer". The Lancet Oncology. 2023;24(7):756-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