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癌癥,許多人會感到恐慌。尤其是肝癌,作為一種對健康威脅極大的疾病,似乎總籠罩著謎團和誤解。今天我們從一則病例出發,帶你了解肝癌,特別是二期肝癌的相關知識,并糾正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醫學謬誤。
肝癌的常見誤區解析
誤區一:“肝癌沒癥狀就不是很嚴重”
謬誤:很多人認為,如果肝癌沒有表現出劇烈疼痛或明顯癥狀,就說明病情并不算嚴重,是可以拖一拖再處理的。
科學解讀:肝癌早期甚至中期往往是隱匿的,確診時可能已經發展到了二期或更嚴重的階段。二期肝癌往往已經表現為腫瘤生長,但尚未侵入血管或遠處轉移,因此及時干預尤為關鍵。根據研究顯示,許多患者因忽視體檢而錯過早期診斷。
正確做法:每年定期進行體檢,尤其是有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或飲酒史的人,應重點監測肝功能和肝腫瘤標志物(如甲胎蛋白AFP)。這里也建議每半年做一次肝臟超聲檢查。
誤區二:“健康生活習慣等于不會得肝癌”
謬誤:有人認為,只要飲食清淡、作息規律就不可能得肝癌。
科學解讀:雖然健康的生活方式確實可以降低患癌風險,但肝癌的病因復雜,包括病毒性肝炎(例如乙肝、丙肝)、長期飲酒、脂肪肝病等。即使在沒有上述危險因素的情況下,有些人可能因遺傳背景或未知原因而患病。
正確做法:健康的生活習慣固然重要,但不可完全依賴。應養成去醫院進行定期檢查的習慣,尤其是有肝病家族史的人群,高危人群尤為重要。
誤區三:“肝癌二期不需要特別治療”
謬誤:不少患者及家屬誤以為肝癌二期控制病情就足夠,不考慮采取更綜合的治療措施。
科學解讀:根據臨床分期,二期肝癌并非晚期,但仍需規范化治療。二期肝癌的治療目標是通過手術、介入治療或靶向藥物,盡量清除腫瘤或延緩病情進展。發表在《Lancet Oncology》上的一篇2020年研究指出,二期肝癌患者接受規范治療后,5年生存率可顯著提升。放任不管的態度可能導致病情迅速進展。
正確做法:需根據具體病情定制治療方案。二期肝癌的患者可咨詢多學科專家,包括腫瘤科、肝膽外科醫生,了解手術治療或藥物干預等最佳選擇。
提升辨別醫學信息真偽的能力
防范措施:在醫學信息浩如煙海的今天,要避免輕信來源不明的“治愈肝癌神藥”或“肝癌快速逆轉秘方”??梢酝ㄟ^以下方法規避誤區:
1. 借助全球權威醫學組織如世界衛生組織(WHO)、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等發布的信息;
2. 咨詢專業腫瘤醫生,獲取經過醫學驗證的治療建議;
3. 查閱科學期刊,關注高影響因子的文章。
培養科學思維:肝癌患者及家屬在面對海量信息中學會獨立思考,培養“批判性思維”。不要輕信網絡上的“特效藥”或“偏方”,尤其是那些沒有提供醫學依據的信息。對于治療方案,應與醫生溝通后再作決策,以免陷入治療誤區。
總結
肝癌的治療需要時間、耐心以及科學指導。本文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糾正了肝癌在癥狀、生活習慣和治療的重要誤解,并強調了定期檢查的重要性。希望大家能夠從中獲取科學知識,減少盲從,積極采取科學的治療方案。
參考文獻
Llovet JM, Ricci S, Mazzaferro V et al. Sorafenib in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8;359(4):378-90.
Forner A, Reig M, Bruix J.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Lancet. 2018;391(10127):1301-14.
Sherman M.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s, and screening. Seminars in Liver Disease. 2010;3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