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的心臟被比作一座精密的機關,那么其上的瓣膜就是十分關鍵的“閥門”。這些瓣膜的正常功能有助于推動血液在正確的方向流動。然而,當這些“閥門”功能失調,可能會影響到血液循環系統,甚至危及生命。我們今天就從一例心臟超聲檢查開始,為大家揭開風濕性心臟病與瓣膜病變的常識和防治要點。
超聲心動圖檢查顯示,患者的二尖瓣和主動脈瓣存在嚴重的功能異常。具體表現為二尖瓣狹窄和關閉不全,主動脈瓣中重度關閉不全和中度狹窄;心腔擴大伴有心功能不全,肺動脈壓力升高。此外,心臟功能指標如二尖瓣瓣口面積縮小至不到正常參考值下限,提示血流通過障礙明顯。這些均屬于心臟瓣膜病變的典型表現,進一步確診為風濕性心臟病累及雙瓣膜。
什么是風濕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變如何影響健康?
風濕性心臟病是心臟瓣膜病變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在曾經患有急性風濕熱的患者中更加常見。這種疾病誘發免疫反應,導致心瓣膜變形、變厚甚至黏連,從而嚴重影響心臟的正常泵血功能。簡單說,這些“閥門”變形后,可能會出現兩種問題:一是“狹窄”,即瓣膜開啟不全,血液流動受阻;二是“關閉不全”,即瓣膜閉合不嚴,血液出現反流。多數患者可能同時存在這兩種異常。
長期的瓣膜功能不全會導致血液動力學受損,引發心臟結構的改變。例如,二尖瓣狹窄會增加左心房的壓力,從而導致肺動脈高壓,進一步影響右心功能。而主動脈瓣疾病則會顯著妨礙全身血液供應,可能導致腦供血不足、虛弱無力,甚至暈厥。更嚴重時,這些問題會發展成心力衰竭,危及生命。
如何治療風濕性心臟病和相關瓣膜問題?
對于風濕性心臟病累及瓣膜的患者,治療的關鍵在于盡快恢復瓣膜功能和改善心臟血液動力學。對于輕度病變的病例,只需通過藥物控制癥狀和預防并發癥。然而,對中重度瓣膜疾病的患者來說,手術干預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之一。
現代醫學為患者提供了兩種主要的瓣膜手術選擇:瓣膜修復術和瓣膜置換術。修復術通常用于未發生嚴重鈣化或者變形的瓣膜,以保留患者自身的瓣膜為主。而置換術則是將損壞的瓣膜替換為機械瓣或生物瓣,其中機械瓣使用壽命更長但需要長期抗凝治療,生物瓣雖然抗凝需求相對較低,但可能存在耐久性上的不足。
術后,為了維持正常心功能,還可能需要輔助植入起搏器,或者控制肺動脈壓力的藥物治療。此外,對于心律不齊特別明顯的患者,有些情況下會配合射頻消融術以控制心房顫動的風險。
風濕性心臟病的預防方法與健康管理建議
從疾病源頭上看,風濕性心臟病可歸因于未得到及時治療的急性風濕熱。因此,做好其源頭的預防是保護心臟功能的重要一步。例如,對于兒童或青少年出現的鏈球菌感染(如反復咽喉炎),家長應特別引起重視并遵醫囑進行規范抗生素治療,降低風濕熱復發的風險。
對于已經確診慢性風濕性心臟病的患者,需要按醫囑定期隨診以評估病情的發展,以便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此外,預防細菌性心內膜炎是瓣膜病患者的重要任務,術前的抗感染措施必須充分遵守醫生遺囑。
在日常生活中,購買健康保險或醫療保險,減輕可能的經濟負擔是長期肢體上保健的必要措施。同時,通過健康飲食保持健康體重以及堅持適量運動,利于血液循環。如果患者已經存在高血壓或心衰相關癥狀,日常應減少鹽分攝取并管理好高血壓、血糖和血脂水平。
結語:注意癥狀與及早診斷是關鍵
風濕性心臟病嚴重影響人們的心臟健康,而它的早期癥狀卻往往被忽視。氣短、心慌、心律異常、勞累后胸悶等癥狀都可能是疾病的信號。我們呼吁大家在出現上述不適時及時就醫,通過心臟超聲等無創檢查確認心臟功能狀態。
記住,及早診斷、規范治療和科學預防不僅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可以顯著延長生命。健康的“心門”,需要我們每個人主動為自己關愛和呵護。
最后,愿每一位患者都能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病情,同時相信醫學的力量,爭取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