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近的臨床報告,一名5歲男孩因發熱、流涕和鼻塞被診斷為急性扁桃體炎。相關的臨床檢查結果顯示,該患者的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測定值顯著升高,中性粒細胞絕對值和百分比偏高,而淋巴細胞絕對值和百分比則低于正常。以下是相關指標的正常參考范圍以及異常情況:
- 超敏C反應蛋白(hs-CRP):正常值通常為0-10 mg/L;該患者測定值為66.74 mg/L,明顯升高。
- 中性粒細胞絕對值:正常值范圍為1.5-8.0 × 10^9/L,該患者為8.49 × 10^9/L,略高。
- 淋巴細胞絕對值:正常值為1.0-3.5 × 10^9/L,該患者為1.31 × 10^9/L,接近下限。
- 中性粒細胞百分比:正常范圍為40-75%,該患者為80.0%,明顯偏高。
- 淋巴細胞百分比:正常范圍為20-45%,該患者為12.30%,明顯偏低。
急性扁桃體炎:常見兒童疾病
急性扁桃體炎是兒童中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之一,通常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該病主要表現為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并伴有發熱、喉嚨痛等癥狀。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可能: 1. 病毒感染:如腺病毒、EB病毒等; 2. 細菌感染:如溶血性鏈球菌。 在急性感染過程中,中性粒細胞會迅速增殖并釋放大量趨化因子,對抗感染。
急性扁桃體炎的危害不僅限于喉嚨痛和發熱,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發更為嚴重的并發癥,如耳炎、中耳炎、鼻竇炎、心內膜炎等。根據美國醫學會的一篇研究文章,未及時處理的急性扁桃體炎可能在一歲以下的人群中造成嚴重的急性呼吸道阻塞。
治療急性扁桃體炎的有效方法
急性扁桃體炎的治療通常包括對癥治療和抗生素治療。在大多數情況下,醫生會根據病原體類型和病情程度,選擇合適的藥物治療方案。 1. 對癥治療:使用退熱藥和止痛藥緩解患者的高熱和疼痛癥狀。 2. 抗生素治療:若確認為細菌感染,則應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類、頭孢菌素類藥物。 3. 局部治療:如使用喉嚨噴霧劑和含漱液,可以減輕喉嚨不適癥狀。 例如,一篇發表于《新英格蘭醫學雜志》的研究表明,針對鏈球菌型扁桃體炎,使用頭孢菌素類抗生素治愈率較高。
如何有效預防兒童急性扁桃體炎
預防急性扁桃體炎需要從多個方面入手,尤其是針對兒童這一高危人群: 1. 保持良好的個人和家庭衛生:勤洗手,避免與感染者密切接觸。 2. 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鼓勵孩子多參加戶外運動,增強體質。 3. 保持良好的飲食和作息:合理膳食,保證孩子有足夠的休息時間。 4. 定期體檢:早發現、早治療潛在的健康問題。 5. 適時接種疫苗:預防流感等病毒感染。
家庭對兒童的健康應給予特別關注。即便只是輕微的癥狀,也不應忽視,應盡快咨詢專業醫生進行診斷和治療。
引用文獻
AMA, 2020. Acute Tonsillitis in Infants: Risks and Recommendations.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2020
NEJM, 2019. Cephalosporin Efficacy in Treating Group A 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 in Children.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