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檢查報告顯示,該患者在就診時主訴為“風團伴瘙癢1天”。經過體格檢查和臨床診斷,患者被確診為蕁麻疹。血細胞分析和既往輔助檢驗檢查均無異常?;颊叻裾J有藥物或食物過敏史,這對于診斷和治療的方向提供了重要參考。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其主要癥狀為風團和劇烈瘙癢。這種病雖然看似簡單,但其背后可能隱藏著復雜的病理機制和多樣的觸發因素。了解蕁麻疹的病因、危害以及科學的治療和預防方法,對應對這一疾病非常重要。
蕁麻疹:病因和危害
蕁麻疹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一種過敏性皮膚疾病,其病因涉及免疫、遺傳、環境等多方面。常見的誘因包括食物、藥物、感染、物理/化學刺激等。不過,有些病例的確切病因仍難以查明,醫學上稱為“特發性蕁麻疹”。
研究表明,蕁麻疹的異常結果多與免疫系統的反應有關。人體受外界或者內在因素刺激后,肥大細胞和嗜堿性粒細胞被激活,釋放出組胺等多種化學介質,引起皮膚和血管的反應,導致風團和紅腫瘙癢。這不僅給患者帶來極大的體感不適,嚴重時甚至可能影響生活質量和精神狀態。
蕁麻疹的治療方案
蕁麻疹雖然頑固,但并非不可治愈。專家建議,臨床上的首要治療手段是使用抗組胺藥物,以緩解瘙癢和風團。富馬酸盧帕他定片是一種新型抗組胺藥物,被廣泛應用于蕁麻疹的治療中。其主要作用是通過抑制組胺的活性,減少癥狀的發生。
對于癥狀嚴重、持續時間較長的患者,可能需要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如甲潑尼龍片。這類藥物通過抑制免疫反應,從而有效緩解炎癥和過敏反應。另外,外用藥物如爐甘石薄荷腦洗劑也可以在減輕局部瘙癢方面發揮作用。此外,液氮冷凍治療也適用于一些特定類型的皮損。
蕁麻疹的預防措施
預防蕁麻疹的關鍵在于避免已知的觸發因素,并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對于有過敏史或家族史的人群,應特別注意飲食和環境的控制。食物過敏是蕁麻疹的常見誘因之一,避免過敏食物、食用新鮮和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降低發病風險。
保持清潔舒適的居住環境,也是預防蕁麻疹的重要措施。定期清潔家居和個人用品, 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化學洗滌劑, 改用溫和的天然成分。此外,穿著柔軟、透氣的衣物,避免搔抓和摩擦皮膚,也能有效減少癥狀的產生。
蕁麻疹雖然頑固,但只要及時治療并做好預防工作,完全可以有效控制。患者應當積極面對病情,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科學治療,爭取早日康復。
引用文獻
Antihistamines and their role in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diseases. Fitzhugh S., 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20.
Corticosteroid pharmacodynamics in skin diseases. Berger W.,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9.
Pathophys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urticaria. Greaves MW., European Journal of Dermatology,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