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此次門診病歷報告,一名14歲的男孩在四川省成都市的醫院被診斷為過敏性鼻炎。報告顯示其主要癥狀為鼻腔粘膜蒼白、下鼻甲肥大、右側中鼻甲肥大,并伴有粘性分泌物。這些癥狀表明患者可能長期受到變應性鼻炎的困擾。
醫生建議通過纖維鼻咽鏡檢查、鼻部激光射頻微波治療及使用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桉檸蒎腸溶膠囊和枸地氯雷他定片等藥物治療。這樣的治療方案結合了現代醫學的多種手段,旨在有效改善患者癥狀。
過敏性鼻炎:常見但需重視
過敏性鼻炎,常簡稱為AR(Allergic Rhinitis),是一種由于接觸外界變應原而引起的鼻腔過敏反應。主要表現包括打噴嚏、流涕、鼻癢和鼻塞。引起這些癥狀的變應原常見于花粉、塵螨、霉菌和動物皮屑等。
過敏性鼻炎不僅影響生活質量,還會影響學習和工作。有研究指出,長期過敏性鼻炎可能導致嗅覺減退、鼻竇炎,甚至哮喘等并發癥?!白儜员茄谆颊咄鶗霈F鼻腔黏膜炎性反應,若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引起一系列并發癥”,某權威醫學期刊曾這樣描述。
治療策略:個性化與綜合治療并行
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免疫治療及環境控制。藥物治療方面,常用的藥物包括抗組胺藥(如枸地氯雷他定片)、鼻用糖皮質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噴霧劑),及其他輔助藥物如桉檸蒎腸溶膠囊。具體用藥需要根據患者的癥狀和病情來個性化調整。
免疫療法是通過逐漸增加變應原的劑量,來減少患者對其的過敏反應。這種方法在國外已經廣泛應用,被認為是目前唯一能夠改變疾病自然進程的治療方式。
此外,環境控制同樣重要。減少接觸變應原,如定期清潔室內環境,使用防螨床品等,都有助于減少過敏發作頻率。
日常預防:遠離變應原是關鍵
對于過敏性鼻炎的高危人群,如有過敏史或家族過敏史者,日常預防顯得尤為重要。首先,了解并避免接觸過敏原。例如,家中養寵物的家庭應盡量避免寵物進入臥室;定期清理和更換空調過濾網,減少室內塵螨;春秋季花粉高峰期盡量減少戶外活動等。
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健康飲食,提高免疫力。多加運動,保持適宜的體重,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緊張,這些都有助于減少過敏性鼻炎的發作頻率和嚴重程度。
總結而言,過敏性鼻炎雖常見,但并不容小覷。通過科學的治療和積極的預防措施,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升生活質量。希望大家都能樹立正確的防治意識,及早發現并治療,健康快樂地生活。
引用文獻
Johnston, Nathan W. "The epidemiology of emerging asthma phenotypes." Primary Care Respiratory Journal 22.3 (2013): 290-292.
Pawankar, Ruby. "Allergic rhinitis and asthma: the link, the new ARIA classification and global approaches to management." Current Opinion in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4.1 (2016): 1-49.
Asero Riccardo, et al.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2 biomarker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current review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Current Opinion in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10.9 (2020):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