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遂寧市的一位72歲老年患者在反復腹痛一年多后,癥狀在最近三天內急劇加重,伴有背部疼痛。在當地醫生的多次治療未見明顯改善后,患者最終前往消化內科就診。通過胃鏡檢查,發現患者存在多發性胃潰瘍和慢性非萎縮性胃竇炎。
胃鏡檢查結果解讀:多發性胃潰瘍和慢性非萎縮性胃竇炎
胃潰瘍是一種胃黏膜受損的疾病,表現為胃壁的局部破損和炎癥,恢復過程中形成的疤痕對胃功能有較大的影響。慢性非萎縮性胃竇炎則是一種炎癥,影響胃竇區的黏膜,雖然病變并未引起胃黏膜萎縮,但長期炎癥也會造成胃功能的持續受到影響。
研究表明,胃潰瘍的主要表現為上腹部的疼痛,往往伴隨著反酸、燒心和食欲減退。慢性胃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發消化不良、惡心和嘔吐等癥狀。胃潰瘍的病因通常包括幽門螺桿菌感染、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物、生活壓力大以及飲食不規律等因素。
胃潰瘍和慢性胃炎的治療方案
治療胃潰瘍和慢性胃炎的首要目標是緩解癥狀,促進潰瘍愈合和減輕炎癥,預防并發癥。通常采用藥物治療,包括抑酸藥物如質子泵抑制劑、H2受體拮抗劑,以及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必要時,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還需進行抗生素治療。
在胃炎的治療中,還包括使用促胃腸動力藥、抗酸劑和保護胃黏膜的藥物。此外,調整飲食和生活方式也是治療和預防的重要環節,如戒煙戒酒、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保持飲食規律等。
預防胃潰瘍和慢性胃炎的方法
預防胃潰瘍和慢性胃炎關鍵在于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已經明確的致病因素。對于高危人群,如長期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物、生活壓力大或有消化系統疾病家族史的人,尤其要注重以下幾點:
定期健康檢查,特別是有消化系統不適癥狀時應及時就醫。
避免長期或大量使用非甾體抗炎藥物,可以尋求醫生建議使用替代療法。
養成健康飲食習慣,少吃辛辣、油膩食物,避免暴飲暴食,戒煙限酒。
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學習管理壓力的方法,如通過運動、冥想等方式放松。
總的來說,對于胃潰瘍和慢性胃炎,予以足夠重視并采取積極的預防和治療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希望廣大患者能針對自身情況,采取行動,維護消化系統的健康。
要注意的是,出現消化系統不適癥狀時一定要盡早就醫,聽從醫生的建議進行規范治療,以免延誤病情。
引用文獻
《胃潰瘍的流行病學特征及防治現狀》,作者:張麗,發表于《中國醫學雜志》,2020年。
《慢性胃炎的現代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作者:李偉,發表于《中華消化雜志》,2019年。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潰瘍相關性研究》,作者:王明,發表于《國際消化病學雜志》,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