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高齡老人,膽囊結石很多年沒什么大動靜,偶爾餐后腹脹就讓人放松警惕。但有幾種跡象一旦出現,拖不得。下面這些情況,都是明顯的“危險信號”???,看到后就得抓緊去醫院,不能再“等等看”:
信號 | 具體表現 | 行動建議 |
---|---|---|
1. 膽囊區持續性劇痛 | 右上腹劇烈疼痛超過2小時,休息不緩解 | 不要吃止痛藥掩蓋癥狀,及時就醫 |
2. 持續高熱 | 體溫超過38.5°C且冰敷、物理降溫無效 | 抓緊前往急診 |
3. 明顯黃疸 | 眼白、皮膚發黃,深色尿液 | 24小時內就醫 |
4. 膽囊化膿、穿孔 | 突發全身無力、腹痛范圍突然擴大 | 立刻呼叫急救 |
5. 肝功能異常 | 血液化驗肝酶急劇升高 | 需盡快做進一步檢查與處理 |
例如,一位83歲的老人,本來只是偶爾腹脹,這次連續高燒不退、整個人沒力氣,家屬幾小時內就送醫,查出膽囊已化膿。這個例子提醒我們,高齡人只要出現上述明顯信號,黃金搶救時間往往只剩下24小時,不能再拖延。
說到高齡患者麻醉,很多家屬心里還是挺懸的。其實,老年人身上有3個大的生理變化,會讓麻醉變得更棘手。
所以,高齡患者每一份藥量、每一個麻醉選擇,都需要麻醉科醫生“量體裁衣”地反復權衡。劑量既要能鎮痛鎮靜,又要考慮到喚醒后的恢復速度,避免傷害到本就脆弱的心肺和大腦功能。
手術前的準備,就像為這輛"老車"做全面體檢。只有查清楚所有隱患,麻醉和手術才能放心推進。主要需要做6項關鍵檢查,其中針對80歲以上的高齡朋友,心臟彩超尤其重要。
這些檢查完成后,麻醉科和外科醫生會一起開會,定制最適合個人現狀的麻醉和手術方案,最大限度地保證安全。
很多人比較關心:年齡這么大,還能做腹腔鏡嗎?其實,現在90%以上的膽囊結石手術,都能用微創方式完成。腹腔鏡手術創口小、恢復快,對高齡人來說,既減少了身體的創傷,也有利于早起下床活動。
類型 | 優點 | 局限 |
---|---|---|
腹腔鏡微創 | 恢復快、切口小、疼痛輕 | 需全麻,肺部儲備差者慎用 |
傳統開腹 | 適合極端高危、合并多疾病患者 | 恢復慢、并發癥多、住院時間長 |
不過,也有些特別虛弱或心肺極差的患者,醫生可能建議開腹結合局麻或混合靜脈麻醉,這樣能最大程度減輕生理壓力。因此,每個人是否適合微創,還需個體化評估,不能盲目照搬別人的經驗。
手術做完,麻醉蘇醒不是終點。高齡患者的術后康復比年輕人要慢,需要格外小心。以下5個環節,尤其前三天內要悉心監測和配合,是降低并發癥、小步快走回歸生活的關鍵??。
??TIPS:
規范康復管理,可以大幅減少術后肺炎、血栓等并發癥的發生。 高齡患者術后譫妄不可小視,如有精神異常及時告知醫生。
膽囊結石手術對高齡朋友來說確實考驗不少。不過,提前檢查、合理選術式、科學麻醉,配合細致的術后管理,大多數老人都能平穩過關。關心家里的老人,遇到信號不要拖,行動比擔心更有用。日常規律體檢,早識別早處理,才是最好的守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