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不重視?當心拖成腎損傷!這份實用指南幫你科學應對
01 你以為的小感冒,其實分兩種
早上剛醒來,嗓子有點發癢,偶爾打個噴嚏,有時候只是當作空氣干燥,喝杯熱水就不管了。其實,這很可能就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也就是常說的“感冒”。
簡單講,感冒分病毒性和細菌性兩類:
病毒性(最常見,如流感、普通感冒):一般起病較快,伴有低燒、鼻塞、咳嗽,但很少有膿痰。
細菌性(次之):咽部疼痛比較明顯,分泌物顏色較黃、較稠,有時還會有持續高熱。
大多數感冒屬于病毒感染,通常幾天會自愈。但如果出現持續高熱、呼吸困難等癥狀,不要掉以輕心。
??
提示:多數普通感冒1周內可緩解;癥狀拖延或加重,最好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02 警惕這些信號,別讓腎臟悄悄受傷
- 血尿:小便顏色變成肉眼可見的粉紅色或茶色(就像淡淡的紅茶),尤其在感冒后出現,提示可能有腎小球出血。
- 泡沫尿:尿液泡沫豐富、久久不散(像啤酒泡沫那樣持久),常為尿蛋白增多表現。
- 夜尿增多:晚上起夜次數明顯增多,明明水沒喝多少,夜里卻要跑好幾趟廁所。
??
有位52歲的男性患者,原本只是普通感冒,結果接連幾天發現排尿泡沫多,隨后查出腎功能異常。從這可以看出,感冒后尿液有異常變動要特別當心。
03 為什么普通感冒有時會“傷到腎”?
很多人不理解,一場小感冒怎么就引發腎臟問題了?其實這里的原因不少,一起看看:
機制 | 對腎影響 |
---|---|
感染誘發免疫反應 | 感冒病毒或細菌進入體內,身體免疫“反攻”,有時會誤傷腎臟組織,導致腎小球發炎。 |
藥物相關損傷 | 部分解熱鎮痛藥長期服用,增加腎臟代謝負擔,甚至直接損害腎臟細胞。 |
基礎疾病加劇 | 已有慢性腎病、糖尿病、高血壓、老年人更易因感冒誘發腎損傷。 |
調查顯示,我國慢性腎?。–KD)患病率高達10.8%,感冒誘發腎損傷的風險約為3-5%。雖然多數人不會嚴重受影響,但偶有感冒反復、癥狀遷延,腎臟也會“吃不消”。
04 檢查項目全解,一步到位排查腎損傷
感冒后若擔心出現腎損傷,建議到醫院做以下幾項檢查:
- 尿常規:檢測尿液中有無蛋白、紅細胞、白細胞,便于篩查血尿與蛋白尿。
- 腎功能:包括肌酐、尿素氮等指標,了解腎臟清除廢物能力。
- 腎臟B超:通過影像學觀察腎臟形態,有助發現腎臟炎癥或慢性損傷。
??
檢查前需要適量飲水、適當休息。最好不要自行停用藥物,否則可能影響檢查結果。
05 治療分急慢,兩步幫你應對
? 急性期管理:
- 控制原發感染:對癥用藥,必要時遵醫囑使用抗病毒或抗生素。
- 保護腎功能:盡早發現蛋白尿、血尿,及時用藥防止病情加重。
?? 慢性期管理:
- 專科診療:必要時請腎內科醫生會診,根據患者具體腎功能狀態制定個體化方案。
- 預防并發癥:密切監測血壓、血糖,合理控制體液攝入。
??
30歲的女性患者,急性期時注意按時服藥并及時就醫,最終順利恢復。這個例子說明,及時規范治療非常重要。
?
建議:慢性腎病患者每年至少復查2次腎功能;一般感冒若高熱超3天,盡早就醫。
06 吃對、做對,更好守護腎健康
日常管理 | 推薦做法 | 建議頻率/方式 |
---|---|---|
飲食 | 新鮮蔬菜、多吃富含鉀元素的水果(如香蕉、橙子),飲食均衡,有助維持電解質平衡 | 每餐搭配,新鮮為主 |
蛋白控制 | 低蛋白飲食,推薦每日蛋白攝入:每公斤體重0.6-0.8g | 按體重計算,合理分配 |
藥物管理 | 遵醫囑服藥,尤其不要自行增減利尿、止痛等藥物劑量 | 長期/按需 |
感染預防 | 根據季節接種流感疫苗,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 | 每年流感季節前 |
血壓管理 | 每日自測血壓,目標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 每日一次 |
??
運動可選擇散步、簡易瑜伽等,避免劇烈消耗體力,有利于身體恢復。
?? 快速回顧與簡單行動建議
- 普通感冒拖延不治,少數可拖出腎損傷。
- 出現血尿、泡沫尿、夜尿變多,尤其要重視。
- 每年按時體檢,特別是慢性腎病高風險人群。
- 飲食、作息、藥物、血壓管理一樣都不能忽略。
日常遇到感冒,多一分留心,及時求醫,有利于長遠健康。關心腎臟,其實也是呵護全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