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發燒反復超過三天,體溫總在38.5°C以上,喝水休息也沒有緩解,這不是普通感冒的常見表現。有一次,一位65歲的老年患者持續高燒四天并表現乏力,最后被診斷出肺炎,這提示高溫可預示著較為嚴重的感染。
風險因素 | 簡單說明 | 現實中可能的例子 |
---|---|---|
免疫力低下 | 身體防御功能減弱,更容易被病原體"突破防線" | 長期熬夜、精神壓力大、慢性病患者經常感冒 |
環境刺激 | 空氣污染、塵螨或刺激性氣體傷害呼吸道 | 住在靠近馬路或工廠區的居民更易得呼吸道炎癥 |
頻繁接觸病原體 | 病原微生物容易在人群密集處傳播 | 幼兒園老師、公交司機經常被孩子或乘客傳染 |
年齡因素 | 兒童和老年人防護力本就較低 | 兒童園出現流感“集體中招”,老人冬季易發肺炎 |
基礎疾病影響 | 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病人呼吸系統更脆弱 | 糖尿病患者一感冒就咳嗽長時間不好 |
其實,每個人感染的風險都有差異。有的年輕人一個季度就要感冒兩三次,更多是因為生活和健康習慣不太規律。醫學調查還發現,重度空氣污染時,呼吸道感染的發病率可能提高20-30%。
很多人一遇到咳嗽發燒就盲目用抗生素,其實這樣做未必對癥。治療呼吸道感染主要分為三類:
治療方式 | 適用情況 | 舉個例子 |
---|---|---|
抗病毒藥物 | 針對病毒引起的流感、重癥感冒等 | 如流感發作早期可用磷酸奧司他韋 |
抗生素 | 更適合細菌性感染(持續高熱、咳濃痰) | 細菌性肺炎使用頭孢類藥物 |
對癥支持 | 緩解癥狀,讓身體有時間自愈 | 吃退燒藥、喝溫水,多休息,保持空氣濕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