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喉嚨痛別硬扛!急性扁桃體炎的6個關鍵解答
01 什么是急性扁桃體炎?為什么兒童高發?
簡單來說,扁桃體就像喉嚨里的“小衛士”,主要負責攔截外來的細菌和病毒。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流感季容易抱怨嗓子不舒服,這往往和他們的防御系統不夠成熟有關。扁桃體本來要保護身體,但如果細菌或病毒來勢洶洶,“小衛士”就有可能自己也受傷發炎了。
其實,6~12歲的孩子正好處于免疫系統逐步完善的階段——一項國內流行病調查顯示,這個年齡段兒童急性扁桃體炎發病率超過60%。一旦發炎,孩子可能會變得沒精神、愛哭鬧。更重要的是,扁桃體炎絕不只是單純嗓子痛,早期還可能影響進食和睡眠,影響日常生活。不及時處理,甚至會有進一步惡化的風險。
02 如何區分普通感冒和急性扁桃體炎?
很多家長遇到孩子一喊“嗓子疼”,就難辨究竟是小感冒,還是扁桃體炎。其實,二者的癥狀表現有較明顯差別,下面這份對比表可以幫助大家快速識別:
癥狀 | 普通感冒 | 急性扁桃體炎 |
---|---|---|
發熱 | 一般低熱,容易退 | 高熱不退,持續3天以上 |
咽喉痛 | 輕微、偶爾,進食不明顯受限 | 明顯,吞咽劇痛,拒絕進食 |
咽部外觀 | 輕紅、無分泌物 | 扁桃體紅腫,表面可見白色膿點 |
其他伴隨癥 | 流涕、咳嗽較多 | 頜下淋巴結可腫大 |
?? 三步識別法:持續高熱+吞咽困難+肉眼可見白點,更要警惕急性扁桃體炎。
比如,8歲的亮亮前兩天只是小聲喊喉嚨有異物感,家長起初未多在意。但當孩子持續高燒、吞咽一口飯都要皺眉頭時,這就不再是單純的感冒,需要特別注意。
03 哪些情況會誘發孩子發???
說起來,孩子容易得急性扁桃體炎,除了自身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還有兩個很實際的原因:
- 1. 病原體傳播
鏈球菌是扁桃體炎的主力軍。這類細菌大多在人群密集環境(比如,學校、托班)快速傳播,孩子間相互接觸、共用物品,都可能成為致病源。 - 2. 免疫力下降
小朋友如果剛經歷了感冒,或是剛轉季節換天氣,這時身體暫時防御力不足,更容易被細菌趁機“鉆空子”。有研究顯示,兒童在連續熬夜、營養不均時,感染風險明顯上升。
除了鏈球菌,其實還有部分葡萄球菌、病毒(如腺病毒)也可引發本病,但相較而言,細菌感染導致癥狀往往更劇烈。急性扁桃體炎發病高峰一般出現在換季、流感高發期。
?? 從現實來看,班級集體發病并非常見,一對一傳播才是家庭要關注的重點。
04 去醫院要做哪些檢查?
當孩子出現嚴重喉嚨痛、持續高燒時,醫院就診不僅靠醫生“望聞問切”,還需要一些簡單的輔助檢查來“搞清楚敵人是誰”。這其實并不可怕,操作也很快。
- 1. 咽拭子培養: 醫生會用棉簽在孩子咽部輕輕一擦,培養幾天后即可分辨主要病原體。這樣能判斷需要不用抗生素。
- 2. 血常規: 簡單抽血,可以幫忙初步區分感染類型。比如,白細胞明顯升高,多為細菌感染。
?? 這類檢查創傷小、時間短,大多孩子都能接受。家長無需緊張,只需提前和孩子溝通。
不少家長擔心“檢查會不會疼”,其實兩個步驟加起來,大部分孩子幾分鐘內即可完成。如果能準確查明病因,對后續治療大有好處。
05 抗生素必須用嗎?什么情況要手術?
家長最常問的還有一個問題:“醫生,咱是不是一下就要打針吃藥?”其實,抗生素并不是對每一例扁桃體炎都需要用。關鍵是分清病因。
感染類型 | 主要治療方式 | 用藥要求 |
---|---|---|
細菌性(如鏈球菌) | 首選抗生素 | 需醫生明確診斷、按時足量服用,避免濫用 |
病毒性 | 對癥處理 | 休息止痛、補充水分,不用抗生素 |
某些極端情況下,比如反復感染每年達5~7次,或扁桃體大到影響呼吸、睡眠時,才會考慮手術切除。這一般要在專業兒科、耳鼻喉科完善評估,由資深專家綜合判斷。盲目手術或頻繁用藥都不是最佳選擇。
?? 規范治療可以將由于扁桃體炎引起并發癥的風險降低90%,對孩子長期健康很有幫助。
06 護理期間這3件事千萬別做
扁桃體炎護理期家長經常手“有點閑不住”,但有三件事反倒可能加重傷害。
? 自己挑破咽部膿點——這樣不僅加重炎癥,還可能引起大出血或繼發感染。
?? 過度冰敷——長期冰敷容易使局部血管強烈收縮,反倒不利于炎癥恢復。
?? 強行進食硬食——試圖“練膽量”讓孩子多吃,可能加重扁桃體損傷,使癥狀反復難愈。
護理其實講究“順其自然”,多陪伴、少干預,聽從醫生安排才更靠譜。
07 出現這些癥狀,立即就醫!
急性扁桃體炎大多能順利康復,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下表中的警告信號,一旦出現別猶豫,直接帶孩子去急診更保險??
高危信號 | 可能指示的并發癥 |
---|---|
耳部劇烈疼痛、聽力下降 | 中耳炎 |
眼皮浮腫、尿量驟減 | 腎炎 |
反復高熱、面色蒼白 | 血液系統并發癥 |
呼吸急促、說話困難 | 喉阻塞 |
?? 出現上述哪怕一項,建議立刻前往有兒科急診資質的醫院。
08 科學預防的2個有效方法
說到根本,平時多做以下兩件事,遠比事發后焦慮有用得多。其實,這些方法孩子也能快速學會。
- 接種疫苗:?? 保證百白破、流感等基礎疫苗及時完成,有助于減少嚴重感染的機會。
- 學會科學洗手:?? 用流動水打濕雙手,肥皂均勻洗手心、指縫、手背,持續20秒以上。飯前便后堅持做到,二次感染的風險會大大降低。
?? 均衡飲食、保持充足睡眠,也有助于提升身體的“自愈力”。
假如遇到學校或班級短期內有多名孩子患扁桃體炎,建議短時內減少集體聚會,適當居家觀察,能起到輔助保護作用。
最后提醒
孩子偶爾喉嚨痛,其實大多數都有原因。家長只需把握關鍵識別點,分清疾病本質,做到對癥處理,不必硬扛,也無需過度緊張。合理護理、科學預防,孩子自然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