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高發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科學應對指南
0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什么?
每到換季,辦公室和公交車上,打噴嚏和咳嗽聲就多了起來。有些人以為只是“吹了點風”,其實,這種看起來不起眼的“小麻煩”,在醫學上有個名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簡單來說,就是鼻腔、咽喉等第一道防線被病毒攻破。就像家門口的門栓被輕松撬開,病毒趁機“溜進來”,引發局部炎癥。
雖然大部分時候帶來的只是短暫不適,但一些敏感人群,比如老年人、小孩,以及有慢性病的朋友,受到感染后恢復速度要慢不少。病毒在上呼吸道安營扎寨時,人體可能會覺得疲憊,無精打采,偶爾會有點鼻塞或輕微咽喉不適,大多被當作“著涼”。但其實,這時身體的防御機制已經悄然開啟了。
02 有哪些癥狀要特別留心?
不是所有的不舒服都要緊,區分普通感冒和可能較重的感染,其實并不難。遇到下面這些情況,就要格外小心了:
癥狀表現 | 普通輕微/偶發 | 需要警惕/持續或嚴重 |
---|---|---|
喉嚨痛 | 短暫、輕微 | 咽痛持續3天以上 |
體溫 | 低熱或無發熱 | 高熱超過38.5°C |
鼻涕 | 清水樣、量少 | 膿性、黃綠色較多 |
咳嗽 | 偶爾干咳 | 咳嗽明顯加重,有痰或呼吸困難 |
其他癥狀 | 輕度不適 | 持續乏力,活動能力明顯下降 |
?? 別忘了: 如發熱超過3天,或有呼吸急促、胸痛等異常,應及時去醫院查明原因。81歲的王阿姨因高熱和咽痛三天未退,到醫院檢查發現早期肺炎,及時用藥很快康復。這個例子,也算為中老年朋友們敲響了警鐘。
03 為什么感冒更容易找上門?
很多人好奇,“明明沒做什么,怎么就感染了?”其實,病毒的傳播“手有三招”:飛沫、接觸、氣溶膠。
- 飛沫: 打噴嚏、咳嗽時飛出的細小水珠,最常見。公共場合不戴口罩,幾米之內悄悄傳染。
- 接觸: 病毒沾在手、門把手、電梯按鈕等物體上。眼鼻口一摸,很容易被拖進體內。開過會、擠完地鐵后沒有洗手就揉了眼睛,其實風險比想象高。
- 氣溶膠: 在空間密閉、人多的地方,比如電梯、辦公室,空氣中漂浮的病毒顆粒也能惹事。
?? 有數據: 醫學調查顯示,每到換季時,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發病率會增加約30%。原因不光是天氣轉涼、病毒活動增多,人們宅在室內時間變長,通風變差,加班、熬夜等習慣也容易讓免疫力掉隊。
其實,免疫力下降也是重要原因。連續幾天睡不好、飲食不規律、壓力大,身體像是忘記帶傘出門,病毒就容易趁虛而入。年齡也是個影響因素,孩子和老人,身體的防御工事相對薄弱,更容易被感染。
04 醫院通常會查什么?
真正需要大量檢查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實很少見。很多人查了一圈發現都是“病毒感染”,到底應該做哪些檢查,怎么才算合理?
- 血常規: 判斷體內是否有明顯炎癥。白細胞增高往往提示有感染,但病毒和細菌感染不完全一樣,醫生會結合具體情況分析。
- C反應蛋白(CRP): 有助于判斷感染性質。病毒感染通常變化不大,細菌感染會明顯升高。部分醫院也可能根據患者需求或身體情況建議胸片排除肺部合并癥。
?? 一般來說: 假如癥狀輕微、恢復較快,并不需要反復檢查。只有癥狀嚴重、持續不退或者有基礎疾病,才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選擇檢查。
05 哪些治療方法更靠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大多數情況下只要休息、緩解癥狀,很快就會好。并不需要一發現感冒就著急用抗生素,這也是很多人陷入的誤區。
- 退熱鎮痛: 發熱時,可適當用對乙酰氨基酚等藥物緩解。一過性低燒可多喝水、不必急于吃藥。
- 局部用藥: 咽痛、鼻塞可以選擇噴霧、滴鼻劑等緩解癥狀。
- 中成藥選擇: 一些中醫藥成分的感冒沖劑,對早期輕癥、改善不適有一定作用。但應按說明用量,慎用自配方。
- 抗生素: 數據顯示,6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其實不需要抗生素!只有醫生判斷為細菌性感染、如高熱不退、膿性分泌物明顯等情況才考慮使用。
?? 務必小心: 反復抗生素濫用,會增加耐藥風險。長期來看,對個人健康和公共衛生都不利。自行服藥前,最好咨詢醫生。
06 簡單5招,有效降低感染風險
- 1. 勤洗手: 七步洗手法幫助去除手上病毒。外出、咳嗽打噴嚏后、吃飯前后,流水和肥皂清洗至少20秒。
- 2. 開窗通風: 建議每日通風3次,每次15-30分鐘,特別是早晚空氣相對新鮮時段。
- 3. 合理鍛煉: 每周運動3-5次,每次30分鐘左右,如快走、慢跑、廣場舞都有幫助,提高免疫力。
- 4. 飲食多樣: 適量攝入新鮮蔬果(如橙子、獼猴桃幫助補充維生素C),牛肉、海鮮等富含鋅的食物,能輔助強化抵抗力。
- 5. 接種疫苗: 每年10-11月前完成流感疫苗接種,是降低秋冬重大流感和上呼吸道感染風險的有效措施。
?? 實用提醒: 癥狀持續3天不緩解時,尤其是兒童、孕婦、慢性病患者,建議24小時內到醫院評估。
場所 | 建議措施 |
教室/辦公室 | 佩戴口罩、勤通風 |
公共交通 | 隨身帶紙巾和免洗洗手液 |
家庭內 | 交叉使用餐具及時清洗 |
07 結語&行動建議
秋冬換季時,上呼吸道感染悄悄頻繁。其實做好小事就能大幅減少風險。忙碌之余別忽視身體發出的信號,早發現、早點處理,真的沒必要焦慮。飲食均衡、睡眠充足、勤洗手這些基本動作,不僅照顧自己,也保護身邊親友。建議每到流感季,主動接種疫苗,尤其家有老人和孩子,健康更有保障。如果遇到反復發熱、身體狀態明顯變壞,盡快就醫總是最穩妥的選擇。不必恐慌,也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