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高發季,這些癥狀別硬扛!科學應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01 什么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有時候,身邊不少人一到季節更替就開始流鼻涕、咳嗽,總覺得“最近大家都在感冒”。其實,醫學上把這類病統一叫做“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它主要影響鼻腔、咽部和喉嚨。簡單來說,這就像家門口的第一道防線突然被入侵,各種病毒趁虛而入,在短時間內引起局部炎癥反應。
研究顯示,約70%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病毒引起,小部分由細菌所致。大多數人幾天就能自愈,但有時候,普通感冒也可能演變成麻煩。
02 哪些癥狀要警惕?
有些感冒,確實可以靠多喝水、自己休息慢慢緩解。但如果出現以下表現,就需要格外注意:
- ??? 持續高燒(超過38.5℃,怕冷、全身不適),超過3天不退;
- ?? 膿性分泌物(濃黃或濃綠的鼻涕或痰),并伴有面部脹痛;
- ?? 呼吸困難(無法順暢呼吸、氣喘);
- ?? 意識模糊(反應變慢或無法喚醒);
- ?? 嘴唇發紫(缺氧的信號)。
案例??:26歲小李,感冒三天持續高燒,第四天說話含糊、臉色發青,這時候就絕不能再硬扛,馬上需要就醫!
?? 這些變化常常意味著感染加重或身體應激狀態,需要查明原因。
03 為什么我們總是容易中招?
很多人困惑:“怎么辦公室一批人感冒,自己也跟著倒霉?”其實,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傳播非???/span>,原因主要有下面三個:“飛沫擴散”、“接觸傳播”和“密閉空間堆積”。
傳播途徑 | 高風險場景 | 解釋舉例 |
---|---|---|
飛沫 | 公交地鐵、會議室 | 比如有人打噴嚏沒遮掩,病毒隨唾液飄散,周圍的人就有可能吸入。 |
接觸 | 門把手、電梯按鈕 | 手接觸到病毒污染的物體后,再摸口鼻,就可能中招。 |
密閉空間 | 開空調辦公室、教室 | 空氣不流通,病毒容易隨著氣流在房間里循環。 |
研究見到,流感季發病率會增加3倍,特別是體質較弱的人,感染風險更高。
免疫力低的人(比如慢性病患者、孕婦、小朋友)更容易反復被感染。
04 去醫院要查什么?需要擔心大檢查嗎?
很多人一聽到“感冒要查血”,就很緊張,擔心是不是有大問題,其實大多數時候只需簡單的血常規和C反應蛋白檢查。
血常規可以辨別病毒感染(白細胞減少/正常)和細菌感染(白細胞升高)。
C反應蛋白高說明炎癥較重,常見于細菌感染或重癥病毒感染。
除非醫生懷疑有并發癥,一般不需要做胸片、CT等大檢查。
真實病例:一位34歲女性咳嗽流涕不到一周,血常規正常,無需拍片,經過休息很快恢復。這個例子告訴我們:不是每次感冒都需要全套體檢。
05 如何科學治療?有哪些靠譜的方案?
- 第一步:退燒
出現38.5℃以上發熱,可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發熱不明顯的可以只多喝水休息即可。 - 第二步:緩解癥狀
鼻塞可用鼻腔噴霧,咳嗽多喝溫開水、用含片緩解喉嚨不適。避免盲目吃止咳藥,輕癥應讓身體自我修復。 - 第三步:充足休息
保證睡眠,適當補充流質飲食,讓身體有力量“修補防線”。
多數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病毒導致,抗生素無效。
只有醫生判斷為由細菌引起、或并發細菌感染時才可能用到抗生素(如頭孢克洛)。
濫用抗生素不僅沒好處,還有副作用!
06 日常怎么預防?
防住“閘門”,比補漏洞更省事。預防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靠下面這5條??,簡單易行,關鍵看堅持。
- ?? 勤洗手:每次外出回家、飯前便后,認真用流動水和肥皂洗手。
- ?? 戴口罩:在人多、密閉的空間、流感高發時期科學佩戴口罩。
- ??? 保持通風:每天至少開窗通風兩次,每次10-15分鐘。
- ?? 鍛煉+營養:堅持適度運動,攝入新鮮果蔬(富含維生素C和鋅,有助提高免疫力)。
- ?? 按需接種疫苗:關注流感疫苗接種時間,特別是老人、兒童和慢病患者。
食物名稱 | 功效 | 建議吃法 |
---|---|---|
橙子、獼猴桃 | 富含維生素C,提升抗病能力 | 每日1-2個新鮮水果為宜 |
牛奶、魚肉 | 優質蛋白,幫助修復細胞 | 保證每天一杯奶、一兩魚肉 |
燕麥、糙米 | 維持腸道健康,增加免疫力 | 主食搭配,適量即可 |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其實沒那么可怕。很多人感冒后不舒服,稍微調理幾天就好。
不過,遇到明顯異常癥狀,或者有基礎疾病的人,還是要早點去醫院檢查一下。
把基礎防護做扎實,吃好睡好,身體這道“防線”自然就能穩住。
學會分辨信號、科學處理,健康過冬其實沒那么難。
這份健康指南,記得也轉發給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