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喊肚子疼別大意!3種危險情況要當心,聰明家長這樣做
孩子腹痛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孩突然說肚子疼,對很多家長來說是家常便飯。有些時候,可能剛放學、飯后一會兒,孩子就抱著肚子說不舒服。大多數情況下,這種“喊疼”并不持久,休息一下或分散注意力就緩解了。但有些孩子肚子疼時臉色發白,還會輕聲呻吟,甚至半夜也會疼得翻來覆去。
簡單來講,孩子肚子疼分兩大類:一種叫“功能性腹痛”,比如吃多了、緊張、睡覺前肚子鬧小情緒,這類疼痛短暫、沒什么器質性病變。另一種叫“器質性腹痛”,涉及到炎癥、感染或消化道的異常,比如闌尾炎、腸套疊等。一般,器質性腹痛會伴有其他明顯癥狀,比如高燒、持續嘔吐。
?? 數據顯示,約20%的學齡兒童每月至少有一次腹痛經歷。
這些癥狀出現要趕緊就醫!
- 高熱伴腹痛: 有的孩子腹痛時發燒不退,超過38.5℃,同時精神萎靡,可能是感染或炎癥問題。
- 持續嘔吐/頻繁嘔吐: 比如吃什么吐什么,甚至連水都吐出來。
- 腹瀉帶血/黑便: 孩子大便突然有血絲或者顏色黑亮,不要拖延。
- 劇烈腹痛或反復疼痛加重: 腹痛時間越來越長,疼痛越來越重,甚至影響活動和休息。
- 肚子出現包塊、腹部膨脹: 摸上去鼓鼓的,孩子明顯不愿讓人碰觸。
- 神志異常: 反應遲鈍、呼吸不規律,精神狀態突然很差。
?? 如果遇到這些信號,建議直接前往醫院急診,不建議自行等待觀察。
為什么孩子總喊肚子疼?
孩子肚子疼其實有多種可能。下面幫你理清5個常見原因,了解背后的機理。
常見原因 | 發病機制 | 相關特征 |
---|---|---|
腸系膜淋巴結炎 | 腸道淋巴結因感染或炎癥反應腫脹,刺激周圍神經 | 腹部陣發性絞痛,常伴輕微發燒 |
腸胃炎 | 病毒或細菌導致腸道黏膜發生炎癥反應 | 突發腹瀉、嘔吐,偶有低熱 |
便秘 | 大便干結停留腸道,拉扯腸壁神經末梢 | 間斷輕疼,排便不暢 |
食物過敏 | 食物引發免疫反應,導致腸道粘膜過敏 | 腹痛多和進食某類食物有關,偶有皮疹 |
腸套疊 | 腸道部分進入另一段腸內,造成腸道“堵車” | 劇烈腹痛,嘔吐,便中帶血或果醬樣大便 |
?? 研究發現,90%兒童功能性腹痛可以通過調整飲食和生活習慣明顯改善。
醫生通常怎么判斷腹痛原因?
其實,醫生判斷小孩腹痛,主要流程包括四步:問病史、查體格、做基礎檢查、個別特殊輔助檢查。
- 問診: 醫生先問疼痛發生的時間、部位、性質,有沒有伴隨發熱、嘔吐、腹瀉等。
- 體格檢查: 用手輕壓孩子的腹部,觀察孩子的反應,比如痛點、腹肌緊張、是否有壓痛點或腫塊。
- B超檢查: 可以無創顯示腸道、闌尾等情況,尤其對于腸套疊、闌尾炎幫助大。
- 血常規和糞便檢查: 用于發現感染、炎癥或者腸道出血等線索。
?? 有一位6歲男孩腹痛伴腸鳴,B超發現輕微淋巴結腫大,最后通過調整飲食和休息恢復。
科學治療這樣做最有效
針對不同原因,腹痛的治療方案會有明顯區別。癥狀較輕且短暫的腹痛,多可家庭觀察及護理;嚴重者則需正規治療。
功能性腹痛
- 注意休息,規律生活
- 適當情緒疏導,減少焦慮
- 協助分散注意力,如做手工、看繪本
感染性(腸胃炎)
- 補充水分防脫水
- 根據醫生建議,短期服用益生菌或抗病毒藥物
- 不隨意用抗生素
便秘
- 適量食用高纖維食物
- 遵醫囑使用潤腸藥
腸套疊/腸梗阻
- 立即前往醫院急診
- 及時復位治療,大多數可恢復
?? 及時就醫可使腸套疊患兒治愈率達95%。家里護理切忌自行用強刺激藥物。
預防腹痛的5個實用妙招
- 蔬菜水果 豐富膳食纖維,幫助腸道蠕動。例如,每天給孩子準備一小份胡蘿卜條、水果拼盤。
- 酸奶及發酵乳制品 助于維持腸道菌群平衡。建議一日一次,每次100-150毫升。
- 定時飲水 充足水分維持腸道正常運行。鼓勵孩子每小時喝兩三口白開水。
- 規律作息 早睡早起,避免暴飲暴食。飯后可適當散步。
- 疫苗接種 如輪狀病毒疫苗可以減少嬰幼兒腹瀉相關腹痛發生風險。
?? 保持良好飲食和生活習慣,是減少孩子腹痛的最佳策略。(有研究表明,超過90%的功能性腹痛可以通過這些簡單調整改善)
總而言之,孩子一喊肚子疼,家長別先自責也別掉以輕心。多數腹痛并不嚴重,但警惕那些異常信號,及早觀察變化,真正需要幫助時及時就醫,再輔以細致的日常護理。這樣一來,不僅能守護好孩子的“小肚子”,也能讓整個家庭安心不少。有疑惑時,別猶豫,問問醫生總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