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血脂超標了?這些信號別忽視,科學應對很簡單
最近在一次聚餐上,有朋友抱怨說,最近總覺得頭有點暈,偶爾還有胸悶。明明平常感覺挺好,體檢查出來血壓和血脂卻都超標了。其實,很多人和他一樣,表面看起來很健康,身體已經在悄悄發出警報。日常的小不適,正是身體提前的提示燈。
01 血壓血脂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它們總是悄悄出問題?
簡單來說,血壓指的是血液在血管里“流動時的壓力”,好比水管里的水壓,正常范圍內,供血順暢;高了低了,都會出問題。血脂,主要是血液中的脂肪類物質,包括膽固醇、甘油三酯等,平時負責給細胞供能,也像血管里的“油”,合適才好用,多了就會堵住路。
為什么把這倆稱為“隱形殺手”?主要是它們往往悄無聲息地損傷血管。比如高血壓,如果長期高于140/90mmHg,血管壁就像長期受壓的橡皮管,容易變硬、變脆,慢慢演變為腦梗、心梗等問題。高血脂,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的話,相當于血管壁“粘油垢”,時間一長,容易形成斑塊,堵住血液通道。
我國高血壓患病率長年維持在27.9%,每10秒有人因高血壓并發癥失去生命,很多時候,都是在沒有明顯癥狀時被發現已經出事了。
02 身體發出的小信號,別當成小毛病
- ?? 1. 頭暈或頭痛(持續/間斷):有時像起床時“暈一小下”,也有的人午后嗡嗡作響。尤其是高血壓人群,出現持續頭部不適要重視。
- ?? 2. 胸悶、心慌:不是劇烈疼痛,只是偶爾覺得“氣悶不上來”,活動后更明顯。高血脂和高血壓都能影響心肺供血。
- ??? 3. 視力模糊、偶爾看東西發花:比如走路時兩眼發黑。高血壓時容易波及眼底血管,導致視物模糊。
- ?? 4. 下肢輕度水腫:腳踝、腳面偶爾壓下去慢慢彈回,高血壓、高血脂患者見得多。
- ?? 5. 乏力、白天犯困:長期血脂異常后,供血受影響,特別在壓力大、休息不好時候明顯。
03 為什么現在這么多人得高血壓高血脂?
- 1. 遺傳因素:如果直系親屬有高血壓或高血脂,患病風險會上升?;蚓拖窠o血管和代謝設定了底色,但生活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這一基因表達。
- 2. 飲食結構失衡:高鹽、油膩、各類加工肉制品、含糖飲料在現代生活中很常見。這些讓血壓、血脂悄悄堆高。尤其外賣族、快餐??透菀资苡绊?。
- 3. 代謝異常和缺乏運動:長時間不運動,脂肪和糖分代謝出問題,血管彈性下降,脂質更容易堆積。
調查顯示,我國高血壓的控制率僅為16.8%。
可以看出,現代人的生活方式更容易幫助血壓血脂“慢慢爬高”,即使年輕時沒啥問題,年紀增長后風險會逐漸顯現。
04 體檢要查啥?血壓血脂檢查全解析
項目名稱 | 測定方式 | 正常參考 | 建議頻率 |
---|---|---|---|
血壓測量 | 靜坐5分鐘后測量上臂壓 | < 140/90 mmHg | 40歲以上每年1次,或癥狀出現時隨查 |
總膽固醇 | 空腹抽血 | < 5.2 mmol/L | 建議和血壓同步監測 |
低密度脂蛋白(LDL-C) | 空腹抽血 | < 3.4 mmol/L | 成人群體推薦1年查一次 |
高密度脂蛋白(HDL-C) | 空腹抽血 | > 1.04 mmol/L | 建議按醫囑定期復查 |
甘油三酯 | 空腹抽血 | < 1.7 mmol/L | 高風險人群每6-12個月一次 |
經常有人問,什么情況下要趕緊去醫院?血壓持續大于140/90mmHg,或者低密度脂蛋白高于4.1mmol/L,別拖,建議到正規醫療機構進一步評估,必要時遵醫囑用藥。
05 管理血壓血脂,分清這三步
- ???♂? 第一步:生活方式調整
增加有氧運動,如快走、游泳,每周至少150分鐘,讓血管“活起來”。 - ??? 第二步:飲食優化搭配
多選擇新鮮蔬菜、水果、瘦肉、深海魚,少碰高鹽高糖高脂食品。飲食結構的變化對血脂改善幫助不小。 - ?? 第三步:必要時使用藥物
經過醫生評估后,配合口服降壓藥、降脂藥聯合管理。單靠藥物效果有限,還是要跟生活習慣配合。
很多患者擔心吃藥依賴,其實規范用藥能預防心腦血管意外增加,定期復查調整藥量。每個人的情況都有差別,別盲目模仿別人的藥物方案。
06 3個小習慣,幫助血管更健康
- 一、主食粗細搭配,每餐多動蔬菜 ????
新鮮蔬菜(如菠菜、芹菜)富含膳食纖維,有助于調節血脂。燕麥、雜糧粥也是不錯選擇,每天保持攝入可減少脂肪在血管里沉積。 - 二、烹飪時優先橄欖油/亞麻籽油 ??
橄欖油富含單不飽和脂肪酸,用它替換普通動物油,有助降低心血管風險(數據顯示用橄欖油可降10%患病率)。旺火爆炒變為清炒、燉煮,對血管很友好。 - 三、保證有氧運動,哪怕是散步 ???♀?
堅持快走、騎車等中等強度運動,能有效改善血壓血脂。不用一次做很久,每次30分鐘,循環下來才最有效。
40歲以上 | 建議每年查血壓血脂1次 |
收縮壓超過140/90mmHg | 及時到醫院 |
血脂中LDL>4.1 mmol/L | 醫生評估調整用藥 |
烹調油選橄欖油 | 有益心腦血管 |
健康管理其實沒你想的那么難。用橄欖油、每周快走幾次、吃飯記得多添一筷子綠葉菜,都是對自己未來最實在的投資。不用追求完美,只要比昨天做得更好。
有不少人直到出現頭暈、胸悶,才發現血壓、血脂已經超過了正常值。對我們來說,早點察覺身體的小信號,適當作些調整,要比等到出問題時手忙腳亂要強得多。
管理健康,其實從每頓飯、每一次體檢開始。把身體的小提醒當回事,正是負責任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