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竇結構比較復雜,有的地方很狹窄。一旦炎癥堵塞這些“小通道”,病灶會像陰雨天一樣反反復復,康復之后如果護理不到位,很容易卷土重來。
癥狀類別 | 表現 | 參考案例 |
---|---|---|
鼻涕顏色 | 黃綠色,質地較黏 | 32歲的劉先生感冒后鼻涕發黃且持續未轉清 |
面部感受 | 隱約脹痛,按壓時明顯 | 一位28歲女性鼻梁、眼眶周圍持續鈍痛 |
嗅覺變化 | 聞不清東西、味道淡 | 45歲老人反映炒菜都不香了 |
“危險信號” | 持續頭痛、高燒不退 | 18歲學生一周高熱且頭痛加劇,后經診斷為急性鼻竇炎 |
很多人對鼻腔檢查格外排斥,其實現在的診斷流程已經很溫和了。鼻內窺鏡檢查—一根細細的“小管子”,醫生輕輕一探,即可直視你鼻腔內部情況,有無異物、分泌物、黏膜水腫一目了然。大多數患者只需這個檢查,就能拿到確切答案。
劇烈頭痛、面部浮腫、高熱等復雜情況除外,一般人只需一步“微創”內鏡,就能安心明確診斷。
確診鼻竇炎,其實并不等于“無限吃藥”。針對不同情況,醫生會采用個性化方案:
方案種類 | 適用場景 | 注意事項 |
---|---|---|
抗生素治療 | 多用于細菌感染型、癥狀明顯(如高熱、膿性鼻涕) | 療程一般7~14天,需足量足療程完成,不能隨便停藥 |
鼻噴激素 | 慢性或過敏性患者,抑制局部炎癥 | 需持續使用2~3天后起效,切勿心急停藥 |
生理鹽水沖洗 | 緩解鼻腔堵塞、清除分泌物輔助藥物治療 | 建議使用專用洗鼻器,水溫接近體溫為宜 |
手術治療 | 藥物無法緩解、出現息肉或解剖結構異常 | 需專業耳鼻喉科評估,手術多為微創、恢復較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