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亂舞別慌張——科學應對房顫的實用指南
01 心臟"跳錯拍"是怎么回事?
有些人會突然感覺心里咚咚跳,好像不那么規律,說快就快、說慢就慢。其實,可以把心臟想象成一臺配有高精度電路系統的“泵”。正常情況下,各個部位像線路有序傳導信號,心臟就規律地跳動。但房顫(心房顫動)時,心臟上方的“心房”傳導的電信號變亂,像電路短路一樣,讓心房無序顫動,整個心跳于是變得亂七八糟。
這種變化可能會讓人感到“心慌”,但有些人卻幾乎察覺不到。房顫本質上是一種心房快速、不規律“顫抖”的表現,和普通的加快心跳完全不同。長期這樣,心臟效率下降,泵血不暢,時間一長,還會留下健康隱患。
02 這些信號提醒你可能中招了?
- 心悸突然發作:本來靜靜地坐著就感覺心臟撲通撲通亂跳,有點像站在高處后一陣眩暈。
- 脈搏不齊:摸摸手腕,心跳節奏像打鼓一樣亂,快慢夾雜,沒有章法。
- 體力明顯下降:哪怕只爬幾層樓,就覺得比以前更容易喘或者累。
- 間斷性頭暈:偶爾起身或活動,發現頭有點暈,甚至感到呼吸不暢。
一位67歲的女士,自覺身體不錯,偶爾趕地鐵頭有點暈。一年一度體檢,她的心電圖提示房顫,這才意識到問題。
這個例子說明:即使沒有明顯癥狀,也不能放松警惕。
03 為什么心臟會"短路"?
- 年齡增長
隨著年齡增大,心臟的“電路”會自然老化,像是長期使用的電線逐漸磨損。房顫多發于60歲以上人群,但也可能見于更年輕的人。 - 基礎疾病影響
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瓣膜病、甲亢等會增加心房負擔。比如高血壓會讓心臟長期高“壓力”工作,容易讓電信號亂了套。 - 生活習慣關聯
經常喝酒或熬夜,身體承受過多刺激,心房的電活動不穩定,增加了短路的風險。 - 遺傳因素
家族中有人得過房顫,后代出現這種問題的概率也會更高一些。
04 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真正查明房顫,不僅僅靠癥狀,更要靠心臟檢查。一套常見的診斷流程如下:
檢查項目 | 適用情況 | 作用說明 |
---|---|---|
心電圖(ECG) | 入門及常規 | 看一瞬間的心跳節律,能看到典型的房顫波形 |
動態心電監測(Holter) | 癥狀偶爾出現時 | 24小時甚至更久監測,能發現90%以上的陣發性房顫 |
超聲心動圖 | 個體評估 | 觀察心臟結構、心房大小,輔助房顫溯源 |
05 治療方法怎么選?
一旦明確為房顫,大家最關心的就是“咋治?”。其實,每個人心臟狀況、并發疾病和生活需求不一樣,治療也有個性化選擇。主要方法大致分為三類:
① 藥物控制心率/心律
- 常用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等
- 部分人需用抗心律失常藥物
- 適合控制心跳過快、緩解心慌或體力下降
② 防中風的抗凝治療
- 長期房顫最怕腦中風,抗凝藥如華法林、新型口服抗凝劑可顯著降低風險
- 醫生會評估中風和出血風險,判斷用不用及用哪種
③ 手術導管消融等
- 導管消融相當于用微創手段“修電路”,阻斷亂發信號區域,幫部分患者遠離房顫
- 適用于藥物控制不理想或不能耐受藥物的不少患者
06 做好這些事遠離房顫
房顫不是只能靠藥物或手術,健康習慣更是前提。下面的建議,實用、簡單,每一項都有科學數據支撐。
1?? 控制血壓
2?? 規律鍛煉
3?? 合理飲食
- 飲食上多吃綠色蔬菜、深色水果、粗糧
- 魚肉和大豆制品提供優質蛋白
- 適當補充堅果、橄欖油,利于心臟
4?? 戒煙限酒
- 煙草和酒精會讓心房電活動不穩,遠離這兩種刺激品,對心臟實實在在有好處
5?? 睡眠規律
- 保證優質睡眠,晚上盡量在11點前休息,避免頻繁熬夜或持續勞累
- 每周任選一天,靜坐3分鐘后,用手指按壓手腕內側脈搏,觀察一分鐘內的跳動次數及節奏
- 如果脈搏明顯不齊或速率無緣無故跳變,建議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