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族史的人風險更高,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彈性變差。50歲以后,高血壓的發病率明顯上升。
另外,男性在中年時期患高血壓的機會更高。肥胖也不可忽視:脂肪堆積會讓血管承受更大壓力。所以說起來,咱們多數人真得把生活習慣放在首位。
有些人測了幾次血壓不一樣,懷疑自己是不是高血壓?其實,診斷高血壓有嚴格的流程:
簡單來說,光憑一次升高不能下結論,要多測、規范測。認真執行醫生建議,才能避免誤診或漏診。
確診高血壓后,很多人最關心怎么降壓。治療有原則,也需個體化??傮w上可以分為:
降壓治療不是一成不變的。血壓正常后,醫生會繼續評估能否逐步減少藥量。切勿自行增減藥物,否則風險很大。
很多朋友會問:有什么生活細節能幫忙穩定血壓?其實,做好下面五條,就可以把風險降到最低。
遇到高血壓,別過度緊張,但也別掉以輕心。高血壓雖然常常沒什么癥狀,但對心腦血管的壓力總會“算賬”。養成監測血壓和健康生活的習慣,比等問題出現后手忙腳亂更靠譜。家人在旁,偶爾聊聊健康,也許能幫助彼此早點發現蛛絲馬跡。這些看似小事,都是守護健康最實在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