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狀腺腫瘤別慌張!這些癥狀和防治方法要記牢
早上洗臉時,你突然摸到脖子有個小疙瘩,心里難免一緊:“是不是癌?”其實,這不是個別人的疑問。近十年,甲狀腺腫瘤的檢出率一路上升,很多人因此陷入焦慮——然而,真相其實沒有那么嚇人。
01 脖子摸到腫塊就是甲狀腺癌嗎?
有不少人發現脖子上有個小腫塊時,第一反應就是甲狀腺癌。實際上,大部分甲狀腺腫塊都不是惡性的。常見的情況有:
- 結節性甲狀腺腫:是一種很常見的良性增生。
- 腺瘤:同樣屬于良性腫瘤,一般生長緩慢。
- 甲狀腺癌:只有不到10%的甲狀腺結節最終被診斷為惡性。
小貼士: 90%的甲狀腺結節都不是癌,不要因為摸到腫塊就過分恐慌。
類型 | 特征 | 惡性風險 |
---|---|---|
結節性甲狀腺腫 | 多見于中年女性,生長慢 | 極低 |
腺瘤 | 單個,邊界清楚,質地較軟 | 極低 |
甲狀腺癌 | 單發或多發,早期無疼痛感 | 需要關注 |
所以,發現腫塊時不妨先冷靜,有必要再進一步檢查。
02 出現哪些癥狀要警惕甲狀腺腫瘤?
- 1. 無痛性頸部腫塊
早期大多檢測不到疼痛,腫塊也不容易注意。有位32歲的女士,在照鏡子時偶然發現脖子一側比另一側鼓了一些,沒有不適感,就是這樣被家人連哄帶勸拉去體檢,才發現是甲狀腺結節。 - 2. 持續的聲音嘶啞
普通感冒引起的嗓音嘶啞通常一到兩周就恢復,如果超過兩周還沒好轉,需提高警覺。 - 3. 吞咽或呼吸困難
腫塊如果壓迫氣管或食管,會讓咽口水或者呼吸覺得“?!保@時應盡快就醫。 - 4. 頸部淋巴結腫大
如果脖子兩側的“淋巴包”突然變大并堅硬,這可能提示惡性病變擴散。
??快速識別關鍵詞:
- 腫塊在2-3個月內明顯增大
- 聲音持續嘶啞超過2周
- 頸部淋巴結突然堅硬變大
其實,大部分早期甲狀腺癌并沒有明顯癥狀,不少患者是體檢時發現的。這說明,日常體檢非常重要。
03 為什么甲狀腺腫瘤越來越多?
說起來,這幾年甲狀腺腫瘤的發病率上升得很快。研究顯示,女性相較男性發病率高出三倍。原因主要有——
誘因 | 解釋 | 舉例 |
---|---|---|
輻射暴露 | 兒童期接觸電離輻射風險大 ? | 如小時候做過頸部放射治療 |
遺傳因素 | 家有甲狀腺腫瘤成員,風險更高 | 父母有甲狀腺癌史 |
碘攝入異常 | 長期缺碘或碘過量會讓甲狀腺“負擔重” | 偏遠山區缺碘,沿海地區偶有碘過量 |
數據顯示,最近十年我國甲狀腺癌發病率增加近5倍,不過,大部分病例屬于體檢早期發現,且治療效果理想。說明現代醫學幫助不少人提前把風險攔截下來。
04 確診需要做哪些檢查?
- 超聲檢查(B超):檢測甲狀腺結節的首選,準確率高達90%。整個過程不疼不麻煩,就像在喉嚨部位“滑一滑”。
- 細針穿刺活檢:醫生用極細的針頭抽取結節細胞做病理檢查,被視為診斷的“金標準”。
- CT或MRI:用于判斷腫瘤是否有擴散或者壓迫周圍重要結構。
- 血液甲狀腺功能檢查:了解甲狀腺的工作狀態。
提醒: 如果超聲提示結節直徑超過1厘米、形態不規則或者邊界模糊,醫生通常會建議做穿刺活檢。不用擔心,整個過程僅有輕微不適,幾分鐘就好。
05 不同甲狀腺腫瘤怎么治療?
類型 | 治療方式 | 說明 |
---|---|---|
良性結節(3cm以下) | 動態觀察 | 每年復查一次超聲,暫時不需要處理 |
良性結節(大于3cm或者影響美觀) | 微創消融 | 如射頻消融、酒精消融,創傷小,恢復快 |
惡性腫瘤(甲狀腺癌) | 手術為主 | 根據結節大小選擇腔鏡或開放式切除 |
術后輔助治療 | 碘-131放射治療 | 清除可能的殘余癌細胞 |
?? 調查顯示:規范治療后的甲狀腺癌患者,十年生存率可達90%以上,甚至有的超過95%。
治療手段多樣,效果普遍不錯。比如有位28歲的男患者,因體檢查出早期甲狀腺乳頭狀癌,術后規范復查至今五年未復發,生活、工作基本沒受影響。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出,早發現早處理,甲狀腺癌型其實可以“和平共處”。
06 日常如何保護甲狀腺?
- 每年做一次甲狀腺超聲,尤其是女性和有甲狀腺疾病家族史的朋友。
- 均衡攝入碘(建議每天150微克),比如適量吃海帶、紫菜,也可以根據醫師建議選擇加碘鹽。
- 減少頸部不必要的輻射暴露,如盡量避免重復做頭頸部CT檢查。
- 保持良好作息,控制壓力,學會釋放情緒。
- 狀態允許時,增加富含優質蛋白質和維生素的食物,比如雞蛋、魚類、水果和蔬菜,有助于甲狀腺健康。
推薦食物 | 主要營養 | 日常建議 |
---|---|---|
紫菜、海帶 | 碘 | 每周2-3次,避免暴飲暴食 |
雞蛋、瘦肉 | 高蛋白 | 每天適量 |
新鮮水果蔬菜 | 維生素、抗氧化物 | 天天有更好 |
?? 什么時候需要去醫院?
- 脖子上的腫塊變大或變硬
- 出現聲音持續嘶啞、吞咽困難
- 頸部淋巴結短時間內變大
- 一年超聲體檢發現新的結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