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遇上感冒更危險?3個關鍵點幫你科學應對
春秋季節,辦公室、公交車、家里輪番有人感冒。你是不是注意到,有些平時控制得還不錯的糖尿病朋友,碰上一場感冒就纏綿良久,反反復復好不了?其實,這背后確實藏著一些值得留心的健康知識。糖友真的要比一般人更怕感冒嗎?答案遠比想象復雜。
01 高血糖下的免疫困境
糖尿病的人,身體像是裝了“糖分超標”的水箱。長期高血糖,會讓我們身體里的免疫“衛士”——白細胞反應遲鈍,殺菌能力也變慢。遇到感冒病毒時,這些衛士雖想上陣,卻難以打贏持久戰。
醫學研究發現:和健康人相比,糖尿病患者發生呼吸道感染后,平均病程更長,感染加重的風險也更高一籌。有位55歲的男性糖友,平時血糖穩定,但這次普通感冒竟拖了兩周才緩解,反復咳嗽嚴重影響了生活。這其實說明,血糖高時免疫系統的保護傘效力打了折。
02 這些信號別忽視?
有些人感冒只是流鼻涕、打噴嚏,很快就好。但糖尿病患者出現以下這些情況,就屬于警告信號,需引起足夠重視:
癥狀表現 | 具體說明 |
---|---|
持續高燒(>38.5℃)超3天 | 身體反反復復發熱,很難退燒 |
呼吸急促、胸悶 | 氣不夠用、走幾步就喘不上來 |
大量咳痰、痰色發黃發綠 | 痰里帶血或很粘稠 |
胃口突然變差、惡心嘔吐 | 進食量驟減,喝水也感乏力 |
明顯口干口渴、尿量驟增 | 一天跑廁所十幾次,口干不解渴 |
03 血糖波動和慢性炎癥的惡性循環
說起來,糖尿病合并感冒難纏,根子在于高血糖與感染之間常?!盎ハ嗵韥y”。一旦感染來襲,身體的炎癥反應會刺激腎上腺素、升高血糖。反過來,血糖一高,免疫應答進一步下降,病毒細菌趁機擴散。
研究數據顯示,糖友在有感染時,出現酮癥酸中毒(體內一種酸性物質堆積)的風險明顯升高,特別是沒有及時調整藥物或者體質較弱的群體最為典型。20歲的女大學生小李就曾因一場重感冒,血糖劇烈波動后發展為酮癥酸中毒,需要住院治療。這個例子再次提醒糖尿病患者,感冒絕不只是“小麻煩”。
- 幾天高燒,可能讓血糖突然飆升
- 短時間胃口減退、脫水,易導致電解質紊亂
- 抵抗力下降,肺部感染風險翻倍
04 治療兼顧血糖和感冒,怎么做?
感冒期間,糖尿病患者需要多一點“小心翼翼”。只有考慮到血糖變化和抗感染雙重需求,才能安全度過。
- 抗生素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只有細菌性感染(如咳痰發黃、持續高熱)才需由醫生開具抗生素。
- 血糖監測需加密:原本一天一次的監測,感冒時建議餐前、餐后都測,尤其退燒或食量變化時更要關注。
- 退燒藥選擇要慎重:避免使用護肝不良或影響糖代謝的品種。常用的對乙酰氨基酚(俗稱撲熱息痛),對糖尿病患者相對更安全些。
- 及時補水:感冒時身體更容易脫水,尤其高熱或多尿,適當喝淡鹽水有幫助。但心、腎功能不全者,飲水量需提前與醫生溝通。
05 主動防護,從點滴開始??
其實,感冒本身并不可怕難防,做好“前期功課”才是最有效的防線。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每年的流感季尤其不能心存僥幸。
防護方法 | 推薦理由 |
---|---|
流感疫苗接種 | 每年1次,有效預防流感重癥 |
肺炎疫苗 | 適合50歲以上人群,預防肺炎 |
勤洗手、戴口罩 | 隔絕病毒傳播途徑 |
足夠休息,充足水分 | 幫助身體恢復和抵抗病原 |
06 生病時如何靈活管控血糖?——"3加3減"口訣速查??
遇上感冒,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需靈活調整。"3加3減"口訣,可以幫助大家更系統地記住重點:
內容 | 做法說明 |
---|---|
加測血糖 | 每天增加檢測次數,重點關注餐前、餐后和臨睡前 |
加水 | 每日較平常多喝300-500ml水,少量多次最佳 |
加休息 | 保證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勞累 |
減運動量 | 輕微散步即可,勿勉強劇烈運動 |
減食量 | 胃口下降時少吃清淡為主,維持能量攝入 |
減降糖藥量 | 如進食明顯減少,藥量調整須遵醫囑 |
老實講,糖尿病并不是“不能感冒”,只是出現感冒時需要打起十二分精神,及時察覺身體變化,合理調整生活與用藥細節,做到心中有數。照顧自己,其實比想象中更簡單,也更值得堅持。如果家里有親友正被感冒困擾,不妨轉發本文,一起安然度過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