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反復發作?八成是慢性胃炎在作怪!現在了解還不晚
什么叫慢性胃炎?日常中很難覺察的“胃麻煩”
有些人以為“胃炎”就是偶爾肚子疼,其實慢性胃炎更像個“伏在角落的小麻煩”,常常悄悄存在。有位42歲的工程師王先生,說工作忙時總覺得胃里發冷、隱約不舒服,起初并未重視。直到體檢時做胃鏡才發現,胃黏膜早已發炎多年——這其實就是慢性胃炎,不是突如其來的“暴走”,而是長期低調的炎癥反復。
簡單來說,慢性胃炎就是胃黏膜長期受到刺激或感染后,持續出現的一種炎癥狀態。最常見的類型有兩種:
簡單來說,慢性胃炎就是胃黏膜長期受到刺激或感染后,持續出現的一種炎癥狀態。最常見的類型有兩種:
- 淺表性胃炎——胃黏膜較為“浮淺”地發炎,通常癥狀不明顯。
- 萎縮性胃炎——胃黏膜逐漸變薄,甚至出現某些細胞“變性”,這一類型后期風險會變大。
出現這些表現,別繼續拖延!
很多慢性胃炎的信號并不明顯,但如果這些情況持續存在,就要提高警惕:
需要說明的是,慢性胃炎有時也以“非典型”方式表現。有的上班族只是經常疲乏,偶爾腹部不適,沒有明確疼痛,也可能是胃炎在作怪。
提醒:如果40歲以上的人群首次出現胃痛或上述癥狀,建議主動進行胃鏡檢查,不要自行拖延。
典型表現 | 生活場景 | 多久需要關注 |
---|---|---|
上腹部隱痛 | 吃完飯之后偶有“頂住”的悶疼 | 持續超過1周 |
餐后飽脹、噯氣 | 飯后總感覺“撐”、易打嗝 | 每次進食都出現 |
早飽、食欲減退 | 稍微多吃就覺得吃不下,經常剩飯 | 持續數日 |
惡心、反酸 | 偶有輕微惡心或口腔有酸味 | 癥狀反復出現 |
提醒:如果40歲以上的人群首次出現胃痛或上述癥狀,建議主動進行胃鏡檢查,不要自行拖延。
各種“隱形兇手”,讓胃炎反復不愈
很多朋友覺得“自己沒吃辣,也沒喝酒,怎么還老胃疼”?其實,慢性胃炎的根本原因往往隱藏得很深:
“為什么老好不了”?其實就是這些持續刺激,讓胃黏膜反復損傷,修復總是來不及?!奥浴倍值谋举|,就是修復趕不上損傷。
- 幽門螺桿菌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
這是一種可以長期寄居在胃內的細菌,容易“鉆空子”損傷黏膜。Asia Pacific Consensus報告指出,中國的幽門螺桿菌感染率在30%-50%。七成慢性胃炎患者都能查出這種病菌。
“李女士,35歲,體檢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平日飲食清淡,無煙酒,一直不解為什么總胃脹,這個結果讓她恍然大悟?!?br> 這個例子說明,即使生活習慣好,胃炎也可能由幽門螺桿菌引起。 - 藥物與化學刺激
長期服用止痛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NSAIDs)、或者經常飲用烈酒等,都容易刺激胃黏膜,導致炎癥慢性化。 - 膽汁反流
膽汁本應用于小腸消化脂肪,若反流入胃,會造成黏膜損傷,加重慢性炎癥。
致病類型 | 典型誘因 | 是否可逆 |
---|---|---|
幽門螺桿菌相關 | 細菌感染 | 根除菌后多可逆 |
化學性胃炎 | 長期用藥、酒精 | 停藥可改善 |
膽汁反流性胃炎 | 膽道疾病 | 個體差異較大 |
查明慢性胃炎,靠什么檢測?
要想確診慢性胃炎,最直觀、最權威的方法還是胃鏡。但很多人覺得“胃鏡難受”,其實針對特定情況也有無創方案:
- 胃鏡檢查
直接“看一看”胃黏膜本身,并能做病理活檢(檢測細胞變化)。淺表炎、糜爛、萎縮等都能一目了然。
適合所有40歲以上,或有消化道家族史、癥狀持續一周以上者。 - 碳13呼氣試驗
喝一杯檢測液體,對呼氣成分進行分析,非侵入性。主要用于幽門螺桿菌的檢測,操作簡單、準確率高。
通常適用于不愿做胃鏡、需要篩查細菌感染人群。 - 糞便抗原和血清抗體檢查
重點篩查幽門螺桿菌,方便兒童、老人和體弱者。
血檢也可輔助區分炎癥類型,但有限度。
治療慢性胃炎,關鍵做到這三點
治療慢性胃炎并沒有“靈丹妙藥”,但按照正規流程,大多能有效緩解和逆轉。
補充: 治療期間如出現腹瀉或胃脹,建議適當補充益生菌,有助腸道平衡。
- 根除幽門螺桿菌——堅持規范的四聯療法
- 方案包括2種抗生素、1種抑酸藥、1種黏膜保護劑
- 全程14天,不可自行停藥(一項2022年Meta分析證實,足療程能提高60%以上的根除率[1])
- 藥物分步使用——抑酸 + 黏膜保護劑
- 如奧美拉唑能顯著減少胃酸“刺激”,配合硫糖鋁等形成黏膜保護層
- 修復周期要足——別指望“一周見效”
- 胃黏膜修復通常需要2-3個月,堅持復診能觀察療效
藥物類型 | 代表藥物 | 作用時間 |
---|---|---|
抑酸藥 | 奧美拉唑 | 飯前30分鐘服用 |
抗幽門螺桿菌藥 | 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等 | 每日遵醫囑 |
黏膜保護劑 | 硫糖鋁 | 飯后服用 |
怎么吃,胃會更舒服?實用餐桌建議
飲食管理對慢性胃炎恢復幫助很大。不打算“吃盡苦頭”,而是從小細節入手,日常這些做法對修復黏膜都有好處:
如果癥狀反復難緩解,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消化內科就診,由專業醫生評估和調整飲食方案。
- 米粥:溫和且易消化,能減少胃的“勞動量”。推薦早晚溫熱飲用,幫助黏膜緩解負擔。
- 雞蛋羹:富含優質蛋白,口感細膩不刺激??梢宰鳛槲绮突蛲聿椭魇车难a充。
- 熟蘋果泥:膳食纖維豐富,有助于調節胃腸道環境。每日一小碗更佳。
- 溫水:不燙不涼,利于胃黏膜修復。建議日常多飲,但每次不宜大量猛灌。
- 分餐制:控制每餐攝入量,每天4-5餐,避免暴飲暴食。
如果癥狀反復難緩解,建議及時到正規醫院消化內科就診,由專業醫生評估和調整飲食方案。
?? 要點提醒:
- 首次出現胃痛且已40歲及以上,請盡早安排胃鏡檢查。
- 感染幽門螺桿菌治療必須堅持14天以上。
- 胃黏膜的修復期通常需連續3個月,期間要注意規律飲食和心態放松。
最后說一句
胃部小毛病多半來得慢、去得也慢。很多朋友是在一次次漏掉細小信號中,讓病情慢慢發展。其實,留意身體的小警告,主動按時體檢,保持規律作息和溫和飲食,對預防慢性胃炎很管用。
沒必要過度擔心,科學干預、及時就醫,大多情況都能控制下來。了解慢性胃炎,關鍵是行動在前,不是等病來了才后悔。明天的你,一定會感謝今天懂健康的自己。
沒必要過度擔心,科學干預、及時就醫,大多情況都能控制下來。了解慢性胃炎,關鍵是行動在前,不是等病來了才后悔。明天的你,一定會感謝今天懂健康的自己。
參考文獻
- Chey, W. D., & Wong, B. C. Y. (2007). Helicobacter pylori treatment: A review of current regimen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Gastroenterology Clinics of North America, 36(3), 665–685.
- Malfertheiner, P., Megraud, F., O'Morain, C. et al. (2017).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the Maastricht V/Florence Consensus Report. Gut, 66(1), 6-30.
- Yoon, H., Kim, N. (2019).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high-risk population for gastric cancer. Gut and Liver, 13(6), 591-599.
- Sugano, K., Tack, J., Kuipers, E. J. et al. (2015). Kyoto global consensus report on Helicobacter pylori gastritis. Gut, 64(9), 1353-13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