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一天回家,鏡子前發現肚子有點鼓,有些人可能心里一緊。其實,脂肪不只是外貌的問題,更關乎身體里看不見的變化。簡單點說,脂肪是身體“儲能”的方式,但如果儲存過多,整個代謝系統會受影響。
卡路里,是食物能量的度量單位。進食時,身體吸收卡路里;運動時,這些卡路里會被消耗。如果每天攝入的卡路里總比消耗多,脂肪逐漸增加。相反,消耗大于攝入,脂肪才會慢慢減少。這背后依據的就是“能量平衡定律”。
溫馨提示:本頁面科普內容僅為健康信息的傳遞,不作為疾病診斷及醫療依據。如身體有不適癥狀,請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檢查就診。
工作一天回家,鏡子前發現肚子有點鼓,有些人可能心里一緊。其實,脂肪不只是外貌的問題,更關乎身體里看不見的變化。簡單點說,脂肪是身體“儲能”的方式,但如果儲存過多,整個代謝系統會受影響。
卡路里,是食物能量的度量單位。進食時,身體吸收卡路里;運動時,這些卡路里會被消耗。如果每天攝入的卡路里總比消耗多,脂肪逐漸增加。相反,消耗大于攝入,脂肪才會慢慢減少。這背后依據的就是“能量平衡定律”。
減少主食、糖分攝入,身體被迫消耗脂肪。以40歲的王女士為例,3個月內減少了大量主食,每天測體重,一月后減重5公斤。不過,初期有輕微頭暈和乏力。
快走、游泳、騎車都屬于有氧運動,可以持續燃燒脂肪。33歲的李先生每天堅持快步走45分鐘,體重緩慢下降,整個人感覺精神不少。
適用于極重度肥胖患者,例如胃旁路手術,通過縮小胃容積達到減重大幅改善健康的效果。手術后需長期關注營養平衡。
很多人減重時,最關心的就是數字變沒變。其實,評估減重成績光看體重還不夠,BMI(體質指數)和體脂率都很重要。簡單來說,BMI=體重(公斤)÷身高2(米)。18.5-23.9是中國成年人健康區間(參考:[Wang et al., 2021])。超出這個范圍,說明還有調整空間。
BMI 范圍 | 體重分類 | 健康建議 |
---|---|---|
< 18.5 | 偏瘦 | 適當增加營養 |
18.5 - 23.9 | 正常 | 維持現狀 |
24 - 27.9 | 超重 | 調整飲食 & 增加運動 |
≥ 28 | 肥胖 | 需專業干預 |
還有“體脂率”,表示身體脂肪占總體重的比例。減重過程中,最好降的是脂肪不是肌肉。每周減0.5-1公斤較為安全,這樣不容易反彈。
有人在減重過程中遇到一點挫折就灰心喪氣,也有人原本進展不錯,突然因為一次暴飲暴食前功盡棄。其實,心理狀態對減重影響很大。壓力一大,有些人會不自覺多吃零食,甚至夜宵不斷。
很多人減重后松懈下來,體重反撲甚至比減前還高。真正的考驗其實是后半程:生活方式的持續調整。
食物名稱 | 具體功效 | 食用建議 |
---|---|---|
全麥面包 | 促進腸道健康,增加飽腹感 | 早餐搭配蔬菜,慢慢吃 |
綠葉蔬菜 | 提供纖維和維生素,利于控制體重 | 每餐一份,不必糾結于花樣 |
豆制品 | 優質蛋白,利于保持肌肉 | 每周2-3次搭配主食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