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期與運動:讓生理期過得更輕松的科學建議
- 來源:科學減重中心
- 2025-07-04 07:56:00291次閱讀
溫馨提示:本頁面科普內容僅為健康信息的傳遞,不作為疾病診斷及醫療依據。如身體有不適癥狀,請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檢查就診。

生理期與運動:讓生理期過得更輕松的科學建議
01 生理期的身體與情緒小風向
有時候,生理期悄悄來到,身體像小船一樣上下起伏。有的人會覺得肚子微微發脹,帶點疲憊,也有朋友發現心情容易反復,就像坐了趟過山車。這些不那么明顯的變化其實都和體內的雌激素、孕激素漲落有關。
在絕大多數女性的月經周期里,卵巢分泌的激素像樂隊指揮,調控著子宮、乳房乃至大腦的活動。經期時,雌激素和孕激素雙雙降到低谷,這讓身體代謝速度減慢,耐力容易下降,皮膚還會變得更敏感些。
實際上,這些情緒和身體的細微波動,不必太緊張,也不用過度擔心。它們是生理現象,不是疾病。但對有的女性來說,肚子疼、腰酸,甚至輕微的頭暈會跟著出現,這些“小麻煩”需要我們多點關注。
02 運動,緩解“小麻煩”的幫手
很多人會問,生理期運動到底有沒有用?其實,溫和的運動就像幫忙清理廢氣的小風扇,可以讓生理期的不適悄悄帶走不少。適當活動,不但能加速血液流動,緩解腹痛,還能刺激大腦釋放“快樂激素”(內啡肽),讓心情亮起來。
- ① 緩解經痛: 有統計顯示,有規律做瑜伽、快走的女性,生理期疼痛感要輕些。運動時腹部肌肉微微收縮,有利于子宮血液流暢,“小麻煩”自然好轉不少。
- ② 穩定情緒: 不少女生抱怨月經前后心情差,有的甚至掉淚較多。國際運動醫學期刊的研究顯示,有規律的中等強度運動,可以有效減少生理期情緒波動。
- ③ 促進睡眠和恢復: 適度活動能讓身體“耗材”及時清理掉,晚上更易入睡,恢復速度也加快。
30歲的文靜,過去經期前后都覺得頭重腳輕。朋友推薦她試試溫和的拉伸操,堅持三個月,文靜說整個人輕快許多,肚子疼的頻率也明顯變少。她的經驗說明,適當動一動,的確有幫助。
03 生理期適合哪些運動?怎么選強度?
運動類型 | 適宜強度 | 注意事項 |
---|---|---|
瑜伽/舒緩拉伸 | 輕-中等,動作溫和 | 選擇放松、提臀、緩解腹部緊張的動作 |
快走/漫步 | 輕-中等,脈搏不過快 | 穿寬松衣物,避免過度提速 |
騎行/動感單車 | 輕度,10-20分鐘為佳 | 可分多次短時間進行 |
游泳 | 建議后半周期/量少時嘗試 | 需充分衛生保護,盡量選擇室內泳池 |
如果覺得腹部不適,可以只選擇散步、簡單拉伸。運動時間不必長,20-30分鐘即可。別怕“運動會讓疼痛變重”,只要不過度,一般都能讓經期更順暢。
04 生理期運動的雷區和注意細節
- 激烈運動要暫停: 比如高強度間歇訓練、長跑、搏擊操。此時身體耗能較快,容易造成內分泌暫時混亂,還可能增加意外受傷風險。
- 避免倒立和極限拉伸: 一些高難度瑜伽動作、倒立和劇烈的跳躍,會讓盆腔壓力驟然變化,對本就敏感的子宮并不友好。
- 要留心衛生問題: 公共健身場所建議自帶墊子、消毒巾,經期時皮膚和私處屏障功能下降,更易感染。
34歲的張女士,生理期時參加了長距離越野跑,當天出現了嚴重腹痛和頭暈,被送到醫院輸液。這個例子說明,生理期大量失血同時劇烈運動,確實可能導致低血壓等小意外。
- 出現頭暈、視線模糊或劇烈腹痛時及時停止運動
- 如有暈厥、出血量驟增等表現,建議及時就醫
05 生理期運動,怎么安排才科學?
其實,每個人的生理期節奏都不太一樣。最好的辦法,就是聽從自己身體的節奏來安排運動計劃。比如月經第一天容易乏力,那就讓自己多休息。第二三天恢復一些,可以增加散步或拉伸運動,如果到了后幾天狀態回升,再慢慢恢復平時的鍛煉內容。
經期階段 | 推薦運動 | 時長與頻率 |
---|---|---|
前1-2天 | 散步、放松拉伸 | 每次15-30分鐘,強度低 |
中期(量最多時) | 腹式呼吸、簡易瑜伽 | 每日1-2次,每次10-20分鐘 |
后期與經期結束 | 快走、溫和塑形訓練 | 漸增至30-40分鐘,回歸正常鍛煉 |
06 心情調整,和身體一起輕松過生理期
說起來,生理期的不適并非純粹來自身體。有時候,焦慮和壓力也會讓癥狀更突出。研究表明,有自我調節方法(如冥想、深呼吸)的女性,生理期焦慮和經痛感都更輕。心情猶如天氣,晴朗時,身體的“小麻煩”似乎也容易被風吹散。
- 放松練習有幫助: 10分鐘的冥想或呼吸訓練,可以穩定情緒,減輕對疼痛的感知。
- 心態積極,更易恢復: 醫學界認為,正面心態和活躍生活方式聯合,可讓生理周期更加規律。
- 和朋友家人溝通: 適度表達不適,看似簡單,實際能減少孤獨感,讓內心更有安全感。
很多女生反映,運動搭配放松訓練習慣后,經期變得順暢,心情也沒以前那么焦慮。別忽視心理調節這個“好幫手”。
07 讓身體和心情都舒服,才是生理期運動的關鍵
- 聽從身體信號,量力選擇運動類型和時間
- 遇到嚴重不適,第一反應是“休息”,不是強撐
- 適度運動幫助緩解不適,但安全和舒適要放第一位
- 心情也很重要,偶爾低落無需自責,調整方式可以多嘗試
最終,生理期該不該運動、運動多少,沒絕對標準。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安排。如果有疑惑或者遇到特別嚴重的癥狀,及時請教婦科醫生更穩妥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