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維護系統”和“動力引擎”協作的結果,不同訓練恰好激活不同區域。
目標 | 有氧頻率 | 無氧頻率 | 建議大全 |
---|---|---|---|
減重 | 每周3-5次(30-45分鐘) | 每周2-3次(20-30分鐘) | 跑步/游泳+基礎力量訓練(如啞鈴、深蹲) |
塑形增肌 | 每周2次(20分鐘) | 每周3-4次(30-45分鐘) | 無氧主力(如器械訓練),有氧輔助 |
提升心肺 | 每周4-6次(40分鐘以上) | 每周1-2次(短時間) | 慢跑、騎車為主,偶爾做些抗阻練習 |
真正堅持下來的人,大多都有各自的小技巧。有的朋友習慣早上鍛煉,說是一天都帶勁;有的喜歡約人一起運動,互相打氣比孤軍奮戰輕松得多。還有人用“打卡”APP記錄,哪怕遇到天氣不好、工作忙,也會為自己的堅持感到小驕傲。
健身其實沒有一套全能公式,適合自己、能堅持下去,就是最好的答案。無論是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鍛煉者,嘗試有氧和無氧結合,逐步養成身體和習慣的自我調節,或許遠比一味模仿最“流行方案”更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