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疫治療藥物(如PD-1抑制劑、CTLA-4抑制劑):通過激活人體自身免疫系統,讓身體的“衛士”T細胞更好地識別并消滅異常細胞。
- 靶向治療藥物(如BRAF和MEK抑制劑):精準針對體內異常信號通路上的特定分子,阻斷異常信號,阻止異常細胞的生長和擴散。
- 抗血管生成藥物:抑制異常組織的新生血管生長,進而影響其營養供給。
科學用藥 | 皮膚惡性黑色素瘤免疫與靶向藥物全攻略
- 2025-07-20 07:26:00157次閱讀
溫馨提示:本頁面科普內容僅為健康信息的傳遞,不作為疾病診斷及醫療依據。如身體有不適癥狀,請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檢查就診。

科學用藥 | 皮膚惡性黑色素瘤免疫與靶向藥物全攻略
??
近年來,免疫治療與靶向藥物在皮膚惡性黑色素瘤的治療中應用日益廣泛。這些藥品不僅種類多,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項也復雜。其實,每一種藥的安全使用都需要記住幾個關鍵點。本文將帶你詳細了解7個必知用藥細節,包括服用方式、劑型區別、不良反應識別、相互作用、特殊人群注意、儲存方法以及漏服/過量的處理方式。了解清楚這些具體細節,讓用藥更安全、更有效。
01 作用機制大揭秘:免疫與靶向藥各有千秋 ??
02 劑型選擇與服藥技巧:不同用法大不同 ??
- 免疫治療藥物(如納武利尤單抗、帕博利珠單抗)一般為靜脈點滴制劑。需在有經驗的醫療機構完成,不能自行注射。
- 靶向藥物如達拉非尼、威羅非尼等,多為口服片劑或膠囊。正確做法:整粒吞服,不咀嚼、不掰開。
-
服藥時間:
- 某些靶向藥(如達拉非尼)須空腹服用(餐前至少1小時或餐后2小時);
- 有些藥則可隨餐服用,依據說明書決定。
正確做法:嚴格依說明書或專業醫師建議選劑型、確定服藥時間。切勿口服應靜脈給藥的藥物,也不能分割、磨碎特殊劑型藥品。
03 用法用量的黃金規則:按個體精準定制 ???
- 免疫治療一般按體重計算劑量(如每公斤給藥),相隔一定周期(通常每2~3周一次),由專業人員注射。
- 靶向藥物多按每日固定劑量服用,分次或單次給藥。部分加用減量流程,以減少不良反應風險。
-
特殊劑型
如腸溶片/緩釋片:不可咀嚼或掰開,直接整片吞服。
??
正確用藥千萬別擅自加減劑量或隨意調整服用頻率。漏服一劑不能隨意補服,要根據藥品說明書進行處理。
??
案例提示:有位56歲男性使用免疫和靶向藥物聯合治療,嚴格按醫囑設定周期性給藥,未出現劑量相關不良反應。這說明依照標準化用法極為重要。
04 藥物相互作用:哪些藥絕不能一起用???
- 酸抑制藥(如奧美拉唑、艾司奧美拉唑)與部分靶向藥物(如達拉非尼)聯用時,會影響后者吸收,建議錯開服用時間,至少間隔2小時。
- 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環孢素等)可能降低免疫治療效果,應在醫生指導下嚴格權衡合用風險。
- 抗凝藥、心臟用藥(華法林、地高辛等):部分靶向藥可能增強這些藥物作用,增加出血或心臟不良反應風險。須定期監測血藥濃度與凝血指標。
- 補充劑、草藥:如圣約翰草等可能影響靶向藥代謝,影響療效。
05 常見不良反應與應對措施 ???♂?
- 免疫治療藥不良反應:皮膚反應(如皮疹)、關節疼痛、胃腸道癥狀、肝功能異常等。出現持續異常時,及早告知醫師。
- 靶向藥不良反應:高血壓、皮膚干燥、手足紅腫、發熱、肝功能波動等。嚴重不適時不能自行停藥,要及時就醫。
- 特殊反應:有些免疫藥可引起內分泌變化,出現不適需定期復查激素水平、肝腎功能。
?? 正確做法:用藥期間留意身體各項變化,尤其是首次使用幾周。常見不適多可通過短暫停藥、對癥處理或降劑量改善,嚴重反應需專業救治。
臨床研究數據顯示,免疫藥不良反應的總發生率可達60%,重度反應約5%(Weber et al., 2017)。據《N Engl J Med》報告,BRAF抑制劑高熱發生率為10%~15%(Robert et al., 2019)。
06 特殊人群用藥調整 ?????????
- 老年人:免疫與靶向藥易受肝腎功能影響,建議個體化減量,密切監測。
- 肝腎障礙者:藥物代謝減慢,易累計毒性,必須調整劑量甚至暫緩使用。
- 育齡婦女及孕期:多種藥物存在明確生殖風險,建議懷孕前咨詢醫生、避孕;哺乳期常需暫停部分藥物。
- 兒童及青少年:用藥數據有限,部分靶向藥或免疫藥未成人慎用。
臨床報道:某患者合并2級腎功能減退后,減少達拉非尼每日劑量,明顯降低不良反應風險(Robert et al., 2019)。
07 藥品儲存和有效期管理 ??
- 免疫藥針劑:必須在2~8℃冷藏運輸與儲存,避免冷凍。
- 口服靶向藥:放置陰涼干燥處,遠離潮濕、直射陽光。開封后需遵照說明書,限時用完。
- 有效期:過期藥品堅決不能服用。出現外觀變色、結塊應立即棄用。
- 誤放冰箱冷凍:容易破壞藥物活性。必須重新更換藥品。
正確做法:藥品隨用隨取,密封保存。不使兒童誤拿或誤服。
08 漏服與過量怎么辦?典型應對方法 ?
- 漏服口服靶向藥:記起時距下次服藥≥8小時,可立即服用,若已接近下次服藥,跳過本次,勿雙倍服用。
- 免疫藥物:預定注射若錯過,盡快聯系醫護團隊重排時間,不自行補打。
- 過量用藥:出現任何異常,立即停藥并第一時間就醫,保留藥物包裝以備查用。
??
所有意外服藥、劑量不確定時,對癥處理、監測并及時上報醫生。
09 案例參考:規范用藥體驗
- 有位患者口服靶向藥后曾自調劑量,出現輕度皮膚不適,后在醫師指導下調整回原方案,癥狀很快緩解。
- 臨床曾有患者未按儲存要求,導致藥品變質后服用,出現效果波動。學會核查保存和有效期很關鍵。
總結:安全用藥,重在細節
免疫和靶向藥物為相關治療帶來新希望,但安全有效的前提,是了解和嚴格執行7大用藥細節:精準劑量、合理安排劑型、關注不良反應、避免藥物相互作用、特殊人群調整、規范儲存和漏服/過量應對。每一個細節都關乎藥效與身體健康。實際操作中,遇到任何疑慮,一定優先咨詢專業醫師或藥師。正確用藥,是對自己生命最負責的守護。
引用文獻
- Weber, J. S., D'Angelo, S. P., Minor, D., Hodi, F. S., Gutzmer, R., Neyns, B., ... & Larkin, J. (2017). Nivolumab versus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melanoma: overall survival and long-term safety in phase III studies. Annals of Oncology, 28(8), 1881-1889. https://doi.org/10.1093/annonc/mdx183
- Robert, C., Schachter, J., Long, G. V., Arance, A., Grob, J. J., Mortier, L., ... & Ascierto, P. A. (2019). Five-Year outcomes with cobimetinib plus vemurafenib in advanced melanom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1(15), 1390-1403. https://doi.org/10.1056/NEJMoa1904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