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的人會感覺頭暈、走路飄忽,或者一側臉突然變得不對稱。不過上面這三種,是最常見的報警信號。別等這些情況緩一緩,盡快就醫才是關鍵。
腦血管病藥物的作用,其實可以簡單理解為給大腦的"血管交通"分工協作。有的阻止血栓“堵路”,有的“化解”已經形成的堵塞。但每種藥物的切入點并不一樣。
很多人關心,頭暈、手麻是不是腦血管???實際上,診斷需要結合癥狀和檢查結果。醫院里常用的技術包括以下幾種:
友情小提示:不是每個人都需要做所有檢查。醫生會結合你的具體癥狀、家族史和體檢來判斷,避免反復、不必要的檢查。
發現了腦血管病,治療方式會根據病因不同而調整。藥物治療是核心,但用法、時間、組合都有講究。
類型 | 適用情況 | 常用藥物 | 典型用法 |
---|---|---|---|
一級預防 | 尚未發病但有高風險(高血壓、高血脂) | 低劑量阿司匹林 | 每日1次,長期維持 |
二級預防 | 已有腦梗死或短暫性腦缺血 |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聯合或單藥 | 醫生根據病情調整方案 |
出血性腦血管病 | 腦出血 | 控血壓+神經保護藥 | 醫生判斷是否停用抗凝藥 |
心源性栓塞 | 心房顫動導致腦梗 | 華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藥 | 定期復查凝血指標 |
“藥補不如食補”,其實預防腦血管病,良好的生活習慣比什么都重要。很多人關心,日常該怎么吃、怎么做?這里有一些實用的建議,值得參考。
生活習慣/食物 | 幫助作用 | 具體建議 |
---|---|---|
新鮮蔬果 | 補充維生素,維持血管彈性 | 每天搭配不同種類,最好自己制作沙拉、蒸煮 |
雜糧粗糧 | 膳食纖維有助控脂降壓 | 主食中適當替換部分米飯或面包 |
淡水魚 | 富含優質蛋白和不飽和脂肪酸 | 建議每周2~3次清蒸或水煮 |
規律運動 | 增強心肺功能,控制體重 | 快步走、騎車、游泳,每次30分鐘為宜 |
定期體檢 | 及早發現風險因素 | 40歲以后一年一次全身檢查,尤其關注血壓、血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