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把鼻炎當感冒!3個關鍵區別+科學應對指南
01 鼻塞流涕?到底是感冒還是鼻炎? ??
捧著熱水杯的人早上進辦公室,忍不住一連串的噴嚏,旁邊同事問:“你感冒了?”其實很多人鼻子不舒服,第一反應就是感冒,但誤判鼻炎的比例其實很高。數據顯示,約有 30% 的鼻炎患友最初以為自己只是感冒自我處理,結果越拖越久,成了反復性的老毛病。[1]
簡單來說,感冒和鼻炎有些相似的地方,比如都會出現流涕、鼻塞,只是感冒往往伴隨著輕微的嗓疼、偶爾低燒,而鼻炎則經常在鼻子上反復打轉,癥狀持續且不太會有明顯發熱。
感冒 | 鼻炎 | |
---|---|---|
流涕 | 清水樣,偶發或持續 | 多為清水樣,常常持續 |
鼻塞 | 程度較輕,多為偶發 | 經常、明顯,可能持續 |
打噴嚏 | 偶爾 | 一陣一陣連著打 |
發燒/全身不適 | 有可能出現(尤其兒童) | 幾乎不會有 |
有疑問時別焦慮,這些細微變化是理解身體信號的第一步。
02 這些癥狀持續1周以上要當心 ??
- 鼻炎的“專屬”表現:連續性噴嚏、鼻癢、偶爾還會連著眼癢,甚至揉紅了鼻子和眼圈。有位28歲的職場女性小陳,總覺得辦公室空調吹一會兒鼻子就開始難受,每天清晨一陣打噴嚏,時不時還要擦眼淚,持續半個月都沒緩解。掛了幾次普通門診說是感冒,后來到耳鼻喉科一查才確定是過敏性鼻炎。
- 感冒的全身癥狀:咽痛、咳嗽、輕微發熱、乏力,偶見肌肉酸痛。如果這些癥狀在3-5天內緩解,基本就是感冒;但如果“鼻部癥狀”壓倒一切、整個人沒太大不適,十有八九要考慮鼻炎問題。
- 警惕細菌感染信號:如果鼻涕由清轉黃綠色,并伴有持續頭痛或面部脹痛,提示可能合并了鼻竇感染,需要及時就醫。
小tips:感冒通常1周內自愈,鼻炎如果拖得太久,改善的速度遠不如感冒。
03 為什么你的鼻子總是不舒服? ????♂?
說起來,感冒和鼻炎看似問題都出在鼻子,其實成因截然不同。感冒大多由病毒入侵,如鼻病毒、流感病毒等。病毒感染導致鼻腔黏膜輕微水腫,隨免疫系統應對,癥狀一般會變輕乃至自愈。鼻炎(尤其是過敏性鼻炎)則是免疫系統把正常環境中的塵螨、花粉、霉菌等當成“有害分子”,一通反應,引起鼻腔變得超級敏感。這與家族遺傳也有關,部分人天生更容易受到外界過敏原刺激。
- 兒童、青少年季節交替時高發,一早一起床就鼻涕連連。
- 大城市“空調房人群”也多發,室內塵螨、微塵影響大。
- 如有父母或親兄妹有鼻炎,患病風險可能翻倍[2]。
(數據來源:Bousquet, J. et al., "Allergic Rhinitis", NEJM, 2001)
04 檢查其實很簡單 ??
一說“要做檢查”,不少患者本能排斥。其實查明感冒還是鼻炎,檢查過程真的沒那么可怕。最基礎的是鼻內鏡檢查,通過細小的鏡頭觀察鼻腔內的狀況,過程只需幾分鐘,疼痛感非常輕微。對過敏性鼻炎懷疑較強的,還可以做過敏原皮試,滴幾滴試劑在皮膚上觀察反應,或者抽血檢測體內特定抗體(lgE)。
檢查類型 | 適用情況 | 感受/效果 |
---|---|---|
鼻內鏡 | 持續性鼻塞、反復流涕 | 大部分人會輕度不適,無痛苦 |
過敏原皮試 | 懷疑過敏性鼻炎 | 皮膚輕微發紅,有助明確敏感源 |
血清lgE檢測 | 復雜病情、兒童患者 | 查明免疫反應類型,抽血操作 |
少部分患者會因緊張提前流鼻血,實際只要配合醫生,絕大多數人的體驗都是“預想中可怕,實際上很溫和”。
05 對癥治療才能好得快 ??
治療感冒和鼻炎,方法截然不同。感冒目前主要以休息、多飲水、對癥緩解(比如退燒、咽喉含片等)為主,通常1周左右就能自愈,藥物主要用來緩解癥狀,病毒藥物局限于少數特殊流感情況。
鼻炎尤其是過敏性鼻炎,需要用抗組胺藥物(比如氯雷他定、賽庚啶等)或噴鼻激素(如氟替卡松、莫米松鼻噴霧),有文獻顯示,規范使用抗過敏藥物和鼻噴激素后,超過80%的患者鼻部癥狀能明顯改善[3]。有些頑固鼻炎還可考慮免疫脫敏治療。
情況 | 主要藥物 | 使用建議 |
---|---|---|
普通感冒 | 感冒清熱顆粒、口服液、含片等 | 按說明短期用藥,1周無效需復查 |
過敏性鼻炎 | 抗組胺藥、鼻噴激素 | 需連續用藥,不要提前停藥 |
合并細菌感染 | 抗生素 | 需醫生指導并有明確指征 |
鼻噴激素用藥后通常1-2周見效,不能用1天就停。
06 做好這些事少打噴嚏 (實用指南) ??
- 洗手:進門后用流水沖洗雙手,有效減少病毒傳播。尤其每次摸臉、揉鼻子前都養成這個習慣。
- 調節濕度:把家里或辦公室濕度保持在50%左右。用家用濕度計測量,太干可適當用加濕器,避免過度潮濕(防止發霉)。
- 勤洗鼻腔:使用生理鹽水沖洗鼻腔,能減少過敏原和灰塵停留,緩解鼻部刺激。
- 飲食推薦:多吃新鮮柑橘、深色綠葉蔬菜等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幫助免疫力;蔥、姜、蒜有溫熱助驅寒效果。
- 更換床品:每周更換枕套被套,有助減少塵螨、改善空氣質量。
- 戴口罩:外出遇流感高發時佩戴外科口罩,對呼吸道健康有保護(尤其在地鐵、電梯等密閉空間)。
?? 實用提醒小結
- 感冒1周左右自己會好,鼻炎會反復、遷延。
- 流黃綠色鼻涕時,需警惕有無鼻竇/細菌感染。
- 鼻炎患者連續用藥(噴霧或藥片)才更容易見效。
- 居家、辦公環境濕度調到50%附近比較理想。
其實把鼻炎和感冒分清楚不難,關鍵是留心細節、合理就醫和堅持好習慣。別盲目吃藥,愿大家都能輕松走出“鼻子不通”的煩惱日子。
參考文獻
- [1] Small, P. et al. Recognition,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in primary care. CMAJ, 2007, 176(8): S31–S35. (PubMed ID: 17379425)
- [2] Bousquet, J., Van Cauwenberge, P., & Khaltaev, N.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 J Allergy Clin Immunol, 2001, 108(5): S147-S334.
- [3] Scadding, G. K. Optimal Management of Allergic Rhinitis. Arch Dis Child, 2015, 100(6): 576-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