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超標別慌!3分鐘看懂高血壓的科學應對法
01 血壓高到底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體檢突然發現血壓高了,心里會咯噔一下。其實,血壓就像水管里的壓力,流動大了,自然數字會上升。高血壓的診斷,是連續多次測量收縮壓(上壓)≥140mmHg或舒張壓(下壓)≥90mmHg。醫學上分為原發性高血壓(最常見)和繼發性高血壓(有明確原因),還可以按血壓變化分成“單純收縮期”“單純舒張期”“混合型”三種。
簡單來講,只要不是單次偶爾偏高,而是經常達到上述的“警戒線”,就需要關注血壓變化。舉個例子,一位45歲的文員,最近連續三次體檢發現血壓都在143/92mmHg,這就屬于高血壓。很多人早期并沒什么異樣,所以容易被忽略。
分期 | 血壓范圍 | 建議處理 |
---|---|---|
1期 | 140-159/90-99 | 調整生活方式 |
2期 | 160-179/100-109 | 藥物+生活調整 |
3期 | ≥180/≥110 | 強化治療 |
02 身體發出這些信號要當心
- 晨起頭暈:有些人,早上起來時覺得頭有點“飄”,不是一時的疲勞,而是持續好幾天,甚至轉頭時會更明顯。
- 耳鳴或胸悶:一位52歲男性,偶爾還沒怎么運動就感到耳邊嗡嗡作響,坐著休息好一會才緩解。運動變得有些吃力。
- 看東西模糊:有朋友分享,說最近讀書時覺得眼睛花,但休息半小時后才恢復,后來監測發現血壓已升高到156/97mmHg。
- 心悸不適:感覺心跳比平時快,還伴有不易察覺的乏力。這些信號如果持續或反復出現,最好去醫院查查血壓。
??別忽視:如果頭痛、胸痛或活動后明顯氣短、暈厥要及時就醫,這可能提示高血壓已經損害到心腦血管。
03 為什么血壓會悄悄升高?
血壓升高通常是多種因素一起導致的,既有身體“內部”變化,也有生活方式影響。下面這幾點需要了解:
- 血管彈性變差: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壁像老舊橡皮管一樣,彈性減弱,容易變硬,血流阻力變大,血壓自然會上升。
- 遺傳基因影響:研究發現,父母中有高血壓,子女患病概率能增加約30%(Lewington S et al., 2002)。所以家族史是重要因素之一。
- 高鹽膳食:有相當一部分人天生對鹽敏感,攝鹽多了,血液中的水分就多,像往水管里灌更多的水,壓力肯定升高。
- 肥胖與壓力:體重增加、生活壓力大、經常熬夜,都會讓血壓進入“慢性升高”通道。
- 慢性基礎?。?/strong>像腎臟疾病或內分泌問題,也可能讓血壓不知不覺升上去,這是繼發性高血壓常見的誘因。
??數據顯示:我國每4個成人中就有1人患高血壓,且發病越來越年輕化(Wang JG et al., 2018)。
04 確診高血壓要做哪些檢查?
發現血壓升高,別急著吃藥,先得弄清楚是不是“假高血壓”或者有特殊原因。標準流程是:診室靜坐5分鐘,連續三天、每天測三次,記錄平均值。必要時可以做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更準確地觀察波動情況(Pickering TG et al., 2008)。
- 心電圖檢測:了解有無心臟結構異常或肥大。
- 腎功能與電解質:用于排查腎臟問題導致的血壓異常。
- 彩超或影像學檢查:醫生評估是否需要進一步查動脈、腎臟問題時使用。
狀況 | 測量頻率 | 說明 |
---|---|---|
初診血壓升高 | 每天2次 | 記錄3天,取平均 |
治療穩定 | 每周2~3次 | 保持血壓波動日志 |
??說起來:有慢性病史或者持續性高壓,最好到正規醫院心血管科或者全科門診做全面評估。
05 降壓治療有哪些靠譜選擇?
治療高血壓不是一成不變的,方案根據具體分期、合并癥還有個體差異來定。醫生常用的藥物包括:
- 長效CCB類(鈣通道阻滯劑):適合部分老年人,副作用較輕,能平穩改善血管緊張度。
- ACEI、ARB類:適用于有慢性腎病或糖尿病的人,能同時保護腎臟(Williams B et al., 2018)。
- 利尿劑:適合水腫明顯或輕中度高血壓,但要注意定期查鉀。
- 聯合用藥:血壓升得比較高,可能需要兩種或以上藥物搭配使用。
??別忽視:所有藥物調整都應遵照醫生指導,切勿自行停藥或換藥。如果出現腳踝水腫、持續干咳等狀況,及早和醫生溝通。
06 每天這樣做血壓穩穩的
預防和穩定血壓,靠的不是苦苦忍耐,而是日常一點點的小變化。飲食、運動、心態都很重要,具體可以這樣做:
- 橄欖油+蔬果沙拉:增加蔬菜和水果攝入,橄欖油有助于改善血管彈性(Estruch R et al., 2013)??梢宰鳛闆霭璨嘶蛏忱恼{味搭配。
- 每周3-5次快步走:建議每次快步走30分鐘,不必追求高強度,日常步行上下班都是不錯的選擇。
- 掌控烹調鹽量:煮飯時用量勺,成人每日總鹽推薦不高于5g??梢蕴崆霸趶N房備個量匙,有時候細節決定成敗。
- 適量堅果:每天吃幾粒杏仁或核桃,但不要和高鹽零食混著來。
- 放松心情:利用冥想、深呼吸法,緩解壓力,對血壓調節有幫助。
???♂?行動建議:建議有高血壓家族史或已確診人群,定期監測血壓,每年體檢可加做一次心臟和腎臟功能篩查,發現異常及時和醫生溝通。
快速參考表:
場景 | 可選方式 | 頻率建議 |
---|---|---|
家庭自測血壓 | 電子血壓計 | 每周2~3次 |
運動鍛煉 | 快步走、游泳、騎單車 | 每周≥150分鐘 |
減壓 | 深呼吸、聽音樂 | 每日 |
參考文獻
- Lewington, S., Clarke, R., Qizilbash, N., Peto, R., & Collins, R. (2002). Age-specific relevance of usual blood pressure to vascular mortality: a meta-analysis of individual data for one million adults in 61 prospective studies. Lancet, 360(9349), 1903-1913.
- Wang, J.G., et al. (2018). Trends in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awareness, treatment and control in China: a systematic review.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36(8), 159-169.
- Estruch, R., Ros, E., Salas-Salvadó, J., et al. (2013).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a Mediterranean diet.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8(14), 1279-1290.
- Pickering, T.G., et al. (2008). Recommendations for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in humans and experimental animals. Hypertension, 52(5), 698-716.
- Williams, B., Mancia, G., Spiering, W., et al. (2018). 2018 ESC/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European Heart Journal, 39(33), 3021-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