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腸功能紊亂和胃腸炎,該如何及時應對?
現代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再加上飲食不規律,不少人會經歷胃腸功能紊亂或胃腸炎的困擾。某些飲食習慣甚至能誘發或加重這些胃腸道疾病。因此,了解胃腸功能紊亂和胃腸炎的相關知識,對于維持健康的胃腸功能至關重要。
根據最新的診斷數據,胃腸功能紊亂和胃腸炎在急診科就診的比例逐年上升,這不僅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增加了醫療資源的負擔。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預防和應對這些疾病,本文將詳細探討胃腸功能紊亂和胃腸炎的成因、危害、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
胃腸功能紊亂和胃腸炎的成因
胃腸功能紊亂是指胃腸道在沒有明確器質性病變的情況下,功能發生異常,常見癥狀包括腹痛、腹脹、便秘或腹瀉等。其常見原因包括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精神壓力、缺乏運動等。此外,長期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和抗生素也可能導致胃腸功能紊亂。
胃腸炎則是胃腸道黏膜的炎癥,常由病毒、細菌或寄生蟲感染引起。食物中毒、不潔飲食習慣、飲水污染等都是誘發胃腸炎的主要因素。胃腸炎的典型癥狀為腹瀉、嘔吐、腹痛和發熱,嚴重時可導致脫水和電解質紊亂。
胃腸功能紊亂和胃腸炎的危害
胃腸功能紊亂如果長期得不到糾正,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可能引發其他慢性疾病,如腸易激綜合征和功能性消化不良。據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圍內約為11%,其中女性略高于男性[1]。
胃腸炎的危害則更加直接和急性。急性胃腸炎如果處理不當,可導致脫水、電解質失衡,甚至危及生命。特別是對老年人、嬰幼兒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胃腸炎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后果。根據《內科實用指南》的記載,急性胃腸炎在急性傳染病中的占比不容忽視,需要患者和醫療機構高度重視[2]。
胃腸功能紊亂和胃腸炎的治療方法
針對胃腸功能紊亂,治療方案主要包括飲食調節、藥物治療和心理疏導。推薦患者養成規律飲食,少量多餐,避免高脂肪、高油膩和辛辣食物。藥物治療上,可根據癥狀給予解痙藥、促胃動力藥等,同時輔以益生菌調節腸道菌群。此外,適當的心理疏導和減壓有助于改善癥狀。
胃腸炎的治療首先要解決脫水問題,補充口服鹽補液或靜脈輸液是關鍵。對于細菌性感染引起的胃腸炎,必要時可以使用抗菌藥物,并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使用。飲食方面,建議攝取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牛奶等乳制品和高脂食物,以降低胃腸道負擔。
預防胃腸功能紊亂和胃腸炎的措施
預防胃腸功能紊亂,需從日常飲食和生活習慣入手。保持飲食規律,避免暴飲暴食和不健康飲食;多攝入膳食纖維,如水果、蔬菜和全谷類食品;增強體力活動和運動,減少久坐時間。此外,心理壓力的管理也同樣重要,例如通過冥想、瑜伽和規律作息來緩解壓力。
預防胃腸炎,則需特別注意食品安全和衛生。選擇新鮮、干凈的食材,蔬果要徹底清洗,食物要充分煮熟;飲水要選擇合格和潔凈的水源;外出就餐時選擇衛生條件良好的餐館,同時注意手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對于易感人群,如學齡前兒童和老年人,可以適當接種相關疫苗,如輪狀病毒疫苗。
胃腸功能的日常保養
除了急性治療和長期預防外,日常對胃腸功能的保養也至關重要。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避免熬夜和過度疲勞;適量補充水分,防止脫水;多攝入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燕麥、洋蔥、大蒜等,幫助維持有益菌群平衡。此外,適當的按摩和熱敷可以促進胃腸蠕動,緩解不適癥狀。
面對胃腸功能紊亂和胃腸炎,心態也很關鍵
面對胃腸問題時,良好的心態和心理支持至關重要。患者應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相信科學的治療方法和自我的康復能力。家屬和朋友應給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配合醫生幫助患者共同戰勝疾病。
引用文獻
- Kaji, S., Fujiwara, Y., & Shiba, M. (2018). Functional dyspepsia and large health survey in urban 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32(2), 115-128.
- 《內科實用指南》 / 主編:孫建中,2019年版,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