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病多發——類風濕關節炎與冠心病的雙重困擾
隨著年齡的增長,許多老年人面臨著多個慢性疾病的威脅。本文通過討論70歲女性患者的病例,深入探討類風濕性關節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和骨質疏松等常見老年慢性病,以及如何有效預防和管理這些疾病。
根據醫學統計,老年人群中多病共存的現象十分普遍。特別是類風濕性關節炎(RA)、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AD)和骨質疏松癥(OP)常常同時存在,給患者的生活質量帶來巨大挑戰。
多病共存:類風濕性關節炎與冠心病的常見組合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的多系統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關節滑膜的慢性炎癥,常導致關節疼痛、腫脹、功能受限,嚴重時需進行藥物治療如潑尼松片和骨化三醇軟膠囊。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則是心血管系統疾病的典型代表,通常由于冠狀動脈內形成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導致血流受限,引發心絞痛甚至心梗。數據顯示,RA患者患心血管?。–VD)的風險較未患RA的人群高出約50%(Libby, 2021, "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 JAMA)。
類風濕關節炎:免疫系統的自我攻擊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僅僅影響關節,還可引起心、肺等多系統受累。研究表明,RA患者心臟病的風險增高是由于慢性炎癥引起的內皮細胞功能障礙和動脈硬化(Sattar, 2003,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rthritis & Rheumatism)。
RA導致的關節疼痛和僵硬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還可能在長期內導致殘疾。此外,治療RA所使用的糖皮質激素也會增加CVD的風險。因此,RA患者需要常規進行心血管風險評估和管理。
冠心病的直接打擊
冠心病是因為冠狀動脈的內腔狹窄或阻塞,導致心臟無法獲得充足的血氧供應。其病理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而慢性炎癥、公意識脂、糖尿病等都是其危險因素。由于RA和冠心病存有共同的炎癥機制,RA患者患冠心病的風險顯著增加。
冠心病患者常需服用抗血小板藥物、降脂藥物等藥物,同時生活方式的干預也至關重要,包括戒煙、控制體重、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
日常治療與管理:雙管齊下
治療RA多采用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片)以及生物制劑。冠心病的治療方式則包含藥物治療、冠脈支架術等。對RA合并冠心病的患者,抗炎治療、心血管保護治療需協調配合,以避免藥物間的相互作用和加重病情。
在臨床實踐中,醫生不僅要關注RA患者的關節炎癥狀,還需定期監測其心血管健康狀況。使用如NSAIDs和糖皮質激素時需特別小心,以避免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
病癥預防: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關鍵
預防RA和冠心病,最重要的是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全面均衡的飲食,如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對減少炎癥有益。戒煙、限酒,減少高糖、高脂食物的攝入,這些小細節是保持心臟健康的關鍵。
適當的身體活動有助于關節的靈活性和心血管健康。例如,溫和的有氧運動如步行、游泳和瑜伽,不僅可以緩解關節的僵硬和疼痛,還有助于增強心肺功能。
適應未來:老年慢性病的前瞻
未來醫學技術不斷進步,針對RA和冠心病的治療方法也在日新月異。例如,生物制劑和小分子藥物在RA治療中的應用,以及介入治療和心臟康復方法在冠心病管理中的推廣,都為患者帶來了新的希望。
對患者和家屬來說,正確的心態和積極的配合也是病情管理的重要部分?;颊邞敹ㄆ趶筒?,遵循醫生的治療計劃;家屬則應給予患者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幫助他們度過疾病的難關。
引用文獻
Libby P. Inflammation and Atherosclerosis. JAMA. 2021; 287(14): 1928-1931.
Sattar N, et al. Rheumatoid Arthriti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rthritis & Rheumatism. 2003; 48(8): 2095-2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