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蕁麻疹的較量:那些你需要知道的重要事項
根據患者報告,患者主訴全身風團伴癢2月,經皮膚科醫生初步診斷為慢性蕁麻疹(也稱慢性風疹塊)。慢性蕁麻疹是一種皮膚疾病,通常表現為全身性或局部性風團,并伴有劇烈的瘙癢?;颊唧w格檢查顯示血壓、脈搏等基本生命體征正常。
然而,慢性蕁麻疹的癥狀反復發作且逐漸加重,給患者生活質量帶來了嚴重影響。醫生為患者開具了抗組胺類藥物包括富馬酸盧帕他定片和阿伐斯汀膠囊,以緩解癥狀。本文將詳細介紹慢性蕁麻疹的原因、癥狀、治療方法及預防措施,為大家提供詳細的健康指導。
慢性蕁麻疹:原因和危害,你了解多少?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由于皮膚和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導致的過敏性疾病。它的具體發病機制雖然尚未完全厘清,但是已知許多因素可以引發其發作,包括自身免疫、感染、藥物過敏、食物及添加劑、理化因素(如冷、熱、日光等)、壓力及情緒波動等。
研究表明,在一些慢性蕁麻疹患者體內,常存在自身抗體,這些抗體能夠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炎癥介質,從而引發皮膚風團和瘙癢。慢性蕁麻疹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壓力,長期的瘙癢會擾亂正常生活和工作,引發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根據《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的研究,長期未得到有效治療的慢性蕁麻疹患者有可能伴隨多種并發癥,如慢性疲勞綜合征、自身免疫性病變等。
能治好嗎?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方法詳解
治療慢性蕁麻疹的首要任務是緩解癥狀,控制病情,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常見的治療方法包括:
抗組胺藥物:這是治療慢性蕁麻疹的首選藥物,通過阻斷組胺受體,減輕瘙癢和風團。研究表明,新一代抗組胺藥物副作用較小,患者耐受性好。
免疫抑制劑和生物制劑:對于抗組胺藥物效果不佳的患者,可以考慮免疫抑制劑(如環孢霉素)和生物制劑(如奧馬珠單抗)。這些藥物能有效控制癥狀,但是需要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
消除誘因:找到并避免可能引發蕁麻疹的誘因是另一個關鍵步驟。常見誘因包括某些食品、藥物、感染等。
心理治療:由于慢性蕁麻疹對心理健康影響較大,心理治療也是重要的一環。放松療法、認知行為療法等可以幫助患者減輕心理壓力,輔助治療蕁麻疹。
防患于未然:如何預防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的預防需要綜合考慮其多種誘因,具體措施包括:
避免過敏原:盡量避免已知的過敏原,如某些食物(海鮮、堅果等)、藥物或化學品。
保持皮膚清潔和濕潤:避免用熱水洗澡,選擇溫和的清潔產品,勤用保濕霜保持皮膚濕潤。
飲食健康:均衡飲食,增強免疫力,減少食用含有人工添加劑的食品。
保持心態良好:調節心情,緩解壓力,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身體的抗病能力。
盡管慢性蕁麻疹可能給患者帶來諸多不便,但合理的預防與治療能有效地緩解癥狀,極大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你有疑似癥狀或已被確診,請積極面對此病,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堅持治療。
相關文獻
文獻:Chronic Urticaria: Current Management and Treatment Strategies (慢性蕁麻疹:當前的管理和治療策略). 作者:Ragaz F.C. 等, 出版于《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2020年。
文獻:Mechanisms of Chronic Urticaria: The Roles of Autoimmunity and Allergy (慢性蕁麻疹的機制:自身免疫與過敏的角色). 作者:Hoffmann H.J. 等,發表于《Clinical Reviews in Allergy & Immunology》,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