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心絞痛“絞”住你的心!了解它、預防它、戰勝它!
心絞痛是一種常見但常常被忽視的心臟問題,這種病癥隨著年齡的增加而變得更加普遍,尤其是在老年人中。本文希望提供詳盡而深入的心絞痛知識,讓每一位讀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這種疾病,并早期預防,有效治療。
根據相關的醫療資料,心絞痛的癥狀常常被普通人誤認為是消化不良或心理壓力大。這種病癥主要表現為胸部的壓榨性疼痛,通常持續幾分鐘,常常在體力活動或情緒激動時發作。心絞痛一般提示著冠狀動脈有阻塞或狹窄,如果不及時診治,可能引發嚴重的心血管事件,如心肌梗死。
心絞痛——了解它的根源
心絞痛的主要原因是心肌缺血,即心臟的冠狀動脈無法提供足夠的氧氣和養分給心肌。這往往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直接相關。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指動脈壁內脂質物質的堆積,逐漸形成斑塊,導致動脈管腔狹窄或堵塞,從而限制血液流動。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吸煙、肥胖及缺乏運動等。此外,家族史和性別也是重要的風險因素。男性在中年后、女性在絕經后患病風險顯著升高。這些危險因素的堆積最終導致了冠狀動脈的部分或完全阻塞,使得心肌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從而引發心絞痛。
心絞痛帶來的潛在危害有多大?
心絞痛不僅僅是暫時的胸痛,其背后的健康風險不容忽視。如果沒有及時控制和治療,心絞痛可惡化為不穩定性心絞痛,甚至是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即我們所俗稱的“心臟病發作”,意味著心肌細胞因為長期缺血或完全缺血而遭受不可逆轉的損傷。
多項研究指出,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的心肌梗死發生率高達20%-30%。在急性冠脈綜合征的患者中,未及時治療的心肌梗死死亡率更是顯著高于一般心血管疾病患者。心絞痛若不加以重視和治療,其潛在危害無疑堪比一個“定時炸彈”,一旦爆發后果不堪設想。
心絞痛的有效治療方案
心絞痛的治療方案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通常是首選,它包括抗血小板藥物、β受體阻滯劑、鈣通道阻滯劑、硝酸酯類藥物等,這些藥物可以幫助緩解癥狀,改善心臟供血。
在必要時,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治療,包括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和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CABG)。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通過導管和球囊,直接擴張狹窄的冠狀動脈,并可能植入支架保持血管通暢。冠狀動脈旁路移植術通常針對病變嚴重的患者,通過移植血管構建新的血液通路,繞開狹窄或堵塞的冠狀動脈,從而改善心肌供血。
如何預防心絞痛?
心絞痛的高危人群主要是中老年人,尤其是有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預防心絞痛最有效的方法是控制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
首先,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關重要。這包括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均衡飲食應包含豐富的蔬菜、水果、全谷類食品,減少紅肉和飽和脂肪的攝入。適量運動每周應不少于150分鐘的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游泳。其次,定期體檢,監控血壓、血糖、血脂水平,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用藥,控制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
最后,要注意心理健康。心理壓力和抑郁情緒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風險因素。如有心理問題,不妨尋求心理咨詢師的幫助,通過冥想、瑜伽等方式放松身心。當出現胸痛、胸悶等不適癥狀時,務必盡早就醫,避免延誤病情。
未來的心血管病防治——前景廣闊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心血管疾病的防治也進入了一個新時代。基因檢測和個體化醫療正在逐漸應用于臨床,通過精準診斷和特異性治療,使得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療更為高效。此外,生物工程學的發展,如干細胞療法和組織工程技術,也為心肌修復和再生帶來了新的希望。
對于普通患者而言,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以及和家屬密切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良好的心態有助于優化生活質量,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同時,家屬的支持和關愛對于患者戰勝疾病同樣至關重要。
家屬應了解心絞痛的基本知識,注意患者的病情變化,一旦患者出現嚴重癥狀,應立即送往醫院就醫。同時,為患者創造一個溫暖、寬松的家庭環境,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康復。
- 張偉. 心絞痛的臨床診治進展[J].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20, 25(3): 124-128.
- 李強.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的病因及防治[J]. 中國循環雜志, 2019, 34(7): 678-683.
- 王芳, 李明. 心絞痛的藥物治療及預防措施[J]. 中國藥學雜志, 2018, 29(10): 842-846.
- 趙霞. 心絞痛的常見癥狀及診治方法[M]. 北京: 人民衛生出版社,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