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生命的瞬間:子宮破裂急救處理全面指南
聊到分娩,身邊很多人都擔心陣痛和出血的問題??善鋵?,產科還有一些極少發生但影響特別大的急癥,有時來得讓人措手不及。前陣子同事正好遇到一例緊急搶救,讓我想到,有些知識早點知道,確實能救命。今天這篇,我們聊聊子宮破裂,怎么判斷、怎么應對,普通人應該掌握哪些要點。
01 什么是子宮破裂???
子宮破裂,說白了就是子宮壁在孕晚期或分娩過程中出現撕裂。正常的子宮壁厚實、有彈性,本來能承受孕育過程的壓力。但有些情況下,子宮壁可能受損或承載力下降,一旦受到強力刺激或者收縮過度,就有可能破裂。一旦發生,出血量大、影響嚴重,需立刻搶救。
根據2022年《BJOG》期刊統計,子宮破裂發生率在發達國家約為0.07%。雖然屬于極少見的問題,但一旦遇到,母嬰健康威脅很大,特別是沒有及時處理時。
02 子宮破裂的癥狀與征兆 ??
子宮破裂最怕發現太晚。真正的危險在于初期變化往往不明顯。
階段 | 典型表現 |
---|---|
早期 | 偶有輕微腹部不適,短時間出現下腹壓迫感;部分孕婦感覺腹部陣發性針扎或隱隱作痛,持續幾分鐘后又緩解。胎動較慣常略有減少但變化不大。 |
加重期 | 持續腹痛難以緩解,感覺像撕裂或者劇烈鈍痛;陰道突然出現大量鮮血,孕婦面色蒼白、出虛汗;有的人會出現惡心或心慌,甚至有短暫的意識模糊。 |
特殊信號 | 和以前明顯不一樣的腹部形狀變化,或能摸到胎兒部位變得清晰。這時需要立刻就醫。 |
03 為什么會出現子宮破裂???
這個問題得分兩類看:身體原因和外部誘因。不少人覺得自己年輕健康就沒事,其實,有些情況與年齡和個人病史關系很大。
- 剖宮產史: 研究發現,有過剖宮產的女性,子宮疤痕區結構比健康組織差,尤其疤痕愈合不良時風險更高。相關數據(Fawole et al., 2012, BJOG)顯示,剖宮產后再次分娩發生子宮破裂的風險可增至0.5%以上。
- 多次生育與高齡產婦: 子宮反復伸展后彈性下降,年紀大的孕婦組織修復能力減弱,極少數情況下壓力大也可能出意外。
- 分娩時外力(如用力助產): 人為加速分娩、強力按壓腹部,易導致子宮壁受損或直接撕裂。
- 異常胎位/巨大兒: 胎兒太大或橫位,分娩時子宮壁某一區域壓力增大,極少見時也可能破裂。
- 長期宮縮過強: 催產素使用不當,導致宮縮持久且有力,也有少數報道與此有關。
04 子宮破裂后怎么做急救處理???
遇到懷疑子宮破裂的情況,哪怕只是覺得“有點像”,也要格外小心。最初幾分鐘做對了,對母嬰安全影響非常大。下面是重點操作——
- 幫助孕婦平臥,減少活動:
讓孕婦安靜平躺在床上,不要下床走動,減輕腹壓,避免進一步損傷。 - 確保呼吸道通暢:
輕輕側頭避免嘔吐物堵塞呼吸道,若出現嘔吐,協助清理口腔分泌物(可用干凈毛巾)。 - 止血(不是包扎,而是就地等待救援):
不要嘗試腹部按壓止血,只需平臥、保持體溫。 - 簡化聯系方式:
立即撥打120,告知“孕婦疑似子宮破裂”,需急救車與產科醫生或最近有新生兒搶救條件的醫院。
有些人擔心耽誤送醫,會自己駕車送醫院。這種情況下,首選急救車,因為車上有急救藥品和監測設備,一旦休克可以及時處理。
05 如何快速聯系醫院?
- 撥打急救電話(120)時清晰表達: 簡單說明“孕晚期孕婦,大量出血或者腹痛明顯,懷疑子宮破裂”,方便調度產科能力強的醫院。
- 準備病史資料: 包括孕周、既往剖宮產/手術史、近期妊娠并發癥、過敏藥物信息等,隨身帶好病歷本和檢查單。
- 決定送醫路線: 優先選擇距離近、能實施剖宮產、搶救新生兒的醫院。如果情況緊急,就近有產科搶救條件的醫院即可,路途中讓120與醫院先溝通,好做手術準備。
必要信息 | 準備方法 |
---|---|
病史本/手術記錄 | 放在隨身包或產檢檔案袋里 |
孕婦及家屬身份證 | 提前備好急救文件夾 |
近期產檢報告 | 拍照備份或復印1份備用 |
06 急救以后:心理支持與后續護理
子宮破裂搶救過后,很多人關心生理恢復,心理其實也同樣重要。尤其有些媽媽會有焦慮、不安或自責,這時候家人和朋友的支持特別有幫助。
- 情緒調適: 可以適當傾訴情緒,也建議專業心理輔導,尤其遇到失眠或持續的害怕。
- 遵醫囑持續復查: 術后建議2周、6周定期回醫院復查宮腔恢復和其他指標。
- 日常照護: 多休息、營養均衡、良好作息;如出現持續腹痛或異常分泌物,再次及時就醫。
說起來,前不久有位29歲的媽媽術后常常失眠,總覺得“是不是因為自己沒照顧好肚子”。經過心理疏導與家人支持,她情況慢慢好轉。這個例子也提醒我們,心理恢復和生理同樣重要。
07 日常生活中怎么預防?
預防子宮破裂,核心還是兩個詞:產前管理和合理飲食調養。這里說的是怎么做對身體有好處,不再重復風險因素。
推薦食物/做法 | 具體益處 | 簡單建議 |
---|---|---|
優質蛋白(如豆制品、魚、雞蛋) | 促進組織修復、增強體力 | 每天搭配主食吃,少量多餐 |
新鮮蔬果 | 提供維生素C及抗氧化物,有利子宮組織健康 | 每日2-3份,水果宜清洗干凈 |
堅果類(如核桃、杏仁) | 富含微量元素,輔助子宮韌性 | 一小把堅果搭配酸奶或早餐 |
規律產檢 | 早發現子宮異常,降低風險 | 建議孕中晚期每2-4周一次產檢 |
按時補充鐵和葉酸 | 預防貧血,有助于身體修復 | 遵醫囑服用孕期復合維生素 |
總結一下,絕大部分孕婦完全可以順利度過孕期,保養身體、按時產檢就是最靠譜的防護網。
參考文獻
- Donovan, A. L., Bastek, J. A., & Sammel, M. D. (2022). Risk Factors for Uterine Rupture in Women Attempting Trial of Labor After Previous Cesarean Delivery. Obstetrics & Gynecology, 139(3), 407-416.
- Fawole, B., Awolude, O. A., & Adeyemi, A. S. (2012). Uterine rupture: trends, causes, and management in Nigeria. BJO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aecology, 119(13), 1475-1480.
(相關醫學數據引用見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