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顯示,年輕男性、經常參與體育鍛煉者肩前脫位風險尤高(Zacchilli & Owens, 2010)。
現場復位需謹慎,最好由專業醫生進行。常見方法主要包括:
方法名稱 | 具體操作 | 要點/注意 |
---|---|---|
赫爾姆斯法 | 患者取仰臥位,操作者一手提拉腕部、另一手輕托肘部。緩慢向外展、外旋上臂,再逐漸內收恢復到正常位置。 | 動作應緩慢、溫和,全程與患者溝通,避免暴力。 |
米爾斯法 | 坐位、患者肘部屈曲90°,助手穩定肩部。操作者緩慢牽拉腕部,同時輕輕外旋上臂,讓肱骨頭滑回關節窩。 | 適合力量不大的脫位者;動作過猛可能損傷神經。 |
飲食推薦 | 作用及建議 |
---|---|
高鈣食物(如牛奶、芝士) | 促進骨骼修復;建議每日一杯牛奶,搭配均衡飲食。 |
優質蛋白(如雞蛋、魚、豆制品) | 有助肌肉修復;適量添加到三餐。 |
維生素C(如西蘭花、柑橘) | 輔助結締組織修復。新鮮蔬果每日適量攝入。 |
說到底,生活中難免有跌倒、拉傷的時候。但只要早識別,冷靜處理,并重視康復,大多數肩關節前脫位都能恢復得很好。不怕出現異常,更重要是及時行動,積極預防下一次運動中的“小麻煩”。遇到技術操作難題,記得第一時間尋求專業醫生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