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瘺:如何應對這一隱秘的健康威脅
有時,身體里的變化不會一下子鬧得人心惶惶,但它們會悄悄留下痕跡。比如胰瘺這個名字,平時從醫生口中聽到時,大多數人都感覺很陌生。可當有朋友做了胰腺手術,開始消瘦、體力下降,才讓人意識到,這種疾病其實離生活并不遙遠。說到底,只有更早了解它,才能知道該怎么預防和應對。
01 胰瘺到底是什么?
胰瘺,簡單來說,就是胰腺分泌的胰液本該進入腸道,卻因為某些原因泄漏到腹腔或者其他地方。這種變化就像水管破裂,胰液(其實就是富含消化酶的液體)亂流,會刺激周圍的組織甚至引起感染。本來胰液是身體消化的“勞動力”,但一旦走錯了路,對身體來說就是一種“打擾”。
?? 小提示: 胰瘺多見于胰腺手術后,也是某些胰腺疾病的并發癥。并不都是突發劇烈,而是經常悄悄開始,對健康造成潛在威脅。
02 胰瘺常見的三大誘因
- 手術相關: 很多發生胰瘺的病例,源于胰腺腫瘤、膽管梗阻等手術。手術切口附近胰管容易被破壞,尤其是胰腺內部質地偏軟或者管徑過小的時候。
???♂? 比如55歲的男性張先生,做了胰頭腫瘤切除術,術后一周內腹部出現積液,經檢測證實為胰瘺。這一經歷讓他不得不多留院觀察治療。 - 外傷引起: 比如腹部受到撞擊或銳器傷,胰腺損傷后胰液會滲漏到周圍組織。這一情形在交通意外中較常見。
- 胰腺急慢性疾?。?/strong> 得了胰腺炎、胰管結石等疾病后,胰腺組織變脆弱,本身就容易“漏水”。醫學研究提示,急性胰腺炎患者6%~12%最終會出現胰瘺(Bassi et al., 2005)。
?? 不同原因造成的胰瘺處理難度和后果會有區別。手術相關胰瘺通常需要更緊密的術后隨訪。
03 早期信號和典型表現
癥狀 | 表現 | 生活實例 |
---|---|---|
輕微腹痛 | 時而隱隱作痛,活動后感覺腹部有點不適 | 有位62歲的女性做過胰腺手術,最初只是散步時覺得腹部有點緊繃,幾乎不當回事 |
消化不良 | 偶爾腹脹、食欲變差 | 飯量比以前少,油膩食物容易感到惡心,但還能夠正常生活 |
體重下降 | 短時間內減輕,但沒有明顯原因 | 有些患者幾周內瘦了幾公斤,自覺飲食沒什么太大變化 |
?? 明顯情況包括持續腹痛、腹腔大量積液甚至發燒、黃疸。感到這些異常時,應盡早到醫院。確診上,最重要的是抽查積液分析胰酶含量、腹部B超或CT等影像檢查。目前指南推薦以臨床癥狀結合實驗室和影像為金標準(McMillan et al., 2016)。
04 治療方案都有哪些?
- 保守治療: 多數病人會用禁食、胃腸減壓、靜脈營養等方式“讓胰腺休息”。這樣幫助胰液減少分泌,減少漏出。需要嚴密監測電解質,給予抗生素預防感染。
?? 適用于少量胰液漏出、全身癥狀不明顯者。 - 手術干預: 如果胰瘺引起持續高熱、膿腫等嚴重并發癥,醫生會考慮引流、修復甚至二次手術。
?? 這種情況需要專家團隊評估,治療方案個體差異很大。
?? 醫學數據顯示,輕中度胰瘺通過綜合保守管理,70%以上能順利恢復(Shrikhande et al., 2008)。
05 日常怎么預防胰瘺?
飲食調整
- ?? 新鮮蔬菜 + 有助于維持腸道健康 + 建議每天可用綠葉蔬菜、胡蘿卜、南瓜等多樣搭配
- ?? 深海魚類 + 富含優質蛋白和ω-3脂肪酸,有利于身體修復 + 建議一周2-3次,如三文魚、鱈魚等
- ?? 雞蛋 + 易被消化吸收,補充胰腺修復所需蛋白 + 每天1-2個為宜
- 合理安排運動,選擇步行、游泳等耐力活動,有助于改善消化吸收
- 控制體重與血糖,減少慢性病對胰腺的負擔
- 注意術后護理,依據醫囑定期復查,不隨意延后檢查
?? 曾有過胰腺手術、胰腺炎等病史的人出現胰瘺相關癥狀時,建議選擇三級醫院消化內科或外科就診。
發現體重持續下降、腹部持續不適、黃疸等情況,及時就醫最安全。
發現體重持續下降、腹部持續不適、黃疸等情況,及時就醫最安全。
06 新技術和研究在路上
醫學發展一直在推動胰瘺治療方式進步。近年來,有的創新療法如微創內鏡技術、胰液引流方法不斷優化。針對術后胰瘺的防控,一些團隊在嘗試胰管支架、局部止血藥物等新方法。
國際多中心臨床研究(如Dong et al., 2019)已顯示新型生物材料封堵術改善了難治性胰瘺的恢復速度。
未來,分子診斷、精準用藥可能會讓胰瘺的治療和預防更加個性化,這些方向值得期待。日常生活中,健康觀念的提高和科學護理同樣是最基礎的守護方式。
胰瘺這種聽起來有點“隱蔽”的疾病,只要你足夠了解,從飲食、習慣到檢查管理,都有辦法降低風險。有時候,早一點起疑心,主動找醫生核實,比什么都重要。如果身邊有人曾經歷這樣的問題,也不用太緊張,根據醫生建議調整飲食、按時復診,大多數人都能順利恢復。健康其實就是日積月累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 Bassi, C., Dervenis, C., Butturini, G., Fingerhut, A., Yeo, C., Izbicki, J., ... & Buchler, M. (2005). Postoperative pancreatic fistula: An international study group (ISGPF) definition. Surgery, 138(1), 8-13. https://doi.org/10.1016/j.surg.2005.05.001
- McMillan, M. T., Malleo, G., Bassi, C., Sprys, M. H., Ritch, P. S., Fraker, D. L., ... & Vollmer, C. M. (2016). Multicenter, prospectiv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early drain removal after pancreatic resection. Annals of Surgery, 264(2), 313-322. https://doi.org/10.1097/SLA.0000000000001460
- Shrikhande, S. V., D'Souza, M. A., Wagh, A. N., Mahmood, S., Shukla, P. J., & Barreto, S. G. (2008). 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pancreaticoduodenectomy: The impact of early drain removal.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32(7), 1376-1383. https://doi.org/10.1007/s00268-008-9541-x
- Dong, Z., Xu, J., You, L., Zhao, Y. (2019). Application of Fibrin Sealant in the Management of Pancreatic Fistula After Pancreatic Surgery: Experience from a Single Center and Systematic Review. Gastroenter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2019, Article ID 8363451. https://doi.org/10.1155/2019/8363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