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面紗:從癥狀到應對
01 什么是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常聽到護士低聲議論“越來越多的早產寶寶出現肚子脹”。看似普通的腹脹,有時背后卻藏著一位“小客人”——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簡稱NEC)。
簡單來說,NEC是一種主要發生在早產兒和體重較低新生兒的腸道疾病。它表現為腸道部分區域發生炎癥甚至壞死。腸道原本像是寶寶身體里的“交通要道”,一旦受損,容易影響全身功能。多數情況下,這種情況出現在生命最初一兩周內,而發病率在不足1500克的早產兒中最高。
常見人群 | 高危時間段 | 主要影響 |
---|---|---|
早產兒、低體重兒 | 出生后7-14天 | 消化問題、腸道破裂、營養吸收障礙 |
?? 早產寶寶家長尤其要多加留心這個小問題變大的可能性。
02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的主要癥狀
- 腹脹:一開始只是輕微、偶爾的肚子發鼓,有時摸起來有點繃。
- 嘔吐:剛開始可能是一兩次嘔奶。隨著病情進展,嘔吐更嚴重,有時混有綠色的液體。
- 腸道出血:部分新生兒大便中會出現少量血絲,晚期可變為明顯血便。
當上述癥狀持續,而且肚皮變得越來越緊張或顏色發暗時,疾病往往已經變得嚴重。這時候及時就醫非常關鍵。
03 沒有及時應對的風險有哪些?
說起來,NEC有點像“不速之客”,如果處理不及時,容易惹出一連串麻煩。腸道一旦壞死,毒素和細菌容易穿過腸壁進入血液,導致全身感染(敗血癥),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
并發癥 | 表現 | 長期影響 |
---|---|---|
腸穿孔 | 腹部劇痛、休克、腹壁發黑 | 需手術治療,易留后遺癥 |
腹腔感染 | 體溫波動、皮膚蒼白 | 影響發育和成長 |
短腸綜合征 | 營養吸收障礙、長期腹瀉 | 生長遲緩,生活質量下降 |
專家指出,NEC發展迅速,一旦腸道壞死,死亡率可達15%-50%。這說明,不要小看癥狀的變化,及時識別非常關鍵(Buchheit, B.W. et al., 2021)。
04 如何盡早發現和診斷?
其實,NEC早中期的表現有時不易分辨。家長和護理人員最常見的困惑是:到底哪些信號值得警惕?醫學上,一些關鍵體征和輔助檢查結合,有助于早期識別。
- 肚子脹氣、皮膚發紅
- 持續嘔吐、反應減弱
- 排氣減少或停止,糞便異常
- 腹部X線:判斷腸壁改變
- 血常規、感染指標檢測
- 大便隱血試驗
醫學研究發現,早期檢測和干預可以大大提高新生兒存活率并減少后遺癥(Neu & Walker, 2011)。
05 常規治療方法與護理重點
確診NEC后,治療通常需要“多管齊下”。大多數患兒通過非手術方式治療,也有部分需要外科手術。
治療方式 | 適用情況 | 注意事項 |
---|---|---|
禁食+靜脈營養 | 絕大多數新生兒 | 防止腸道繼續受損 |
抗生素 | 存在感染時 | 用藥需醫師評估 |
手術切除病變腸段 | 穿孔或藥物無效者 | 手術后護理需細致 |
- 保持呼吸道暢通
- 嚴格監測生命體征
- 定期護理腹部、注意皮膚破損
- 按醫囑補充液體與營養
06 怎么預防?家長能做些什么?
說到底,預防永遠勝于治療。對于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許多生活細節都能發揮意想不到的大作用。下面這些建議,簡單實用,大部分家庭都可以做到。
- ??母乳喂養 + 強化腸道屏障 + 能增強抵抗力,推薦出生后盡早哺乳
- ??漸進喂養 + 降低腸道刺激風險 + 每次喂奶量可根據寶寶胃口和醫囑慢慢調整
- ??手部衛生 + 降低感染機會 + 抱寶寶前請認真洗手
- ?定期監測 + 發現異常早 + 新生兒期建議每周定期體檢觀察體重和消化情況
- ??及時就診 + 處理病情快 + 發現腸道異常第一時間就醫
這些細節看起來普通,但長期堅持下來,對預防NEC特別有益。研究也發現,母乳喂養比人工喂養能夠顯著降低NEC風險(Sisk, P.M. et al., 2007)。
參考文獻
- Buchheit, B.W., Conner, S.N., & Clark, E.A.S., (2021).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Pathophysiology,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Prevention. Seminars in Perinatology, 45(2), 151404. https://doi.org/10.1016/j.semperi.2021.151404
- Neu, J., & Walker, W.A. (2011).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64(3), 255-264. https://doi.org/10.1056/NEJMra1005408
- Sisk, P.M., Lovelady, C.A., Dillard, R.G., Gruber, K.J., & O'Shea, T.M. (2007). Early human milk feeding is associated with a lower risk of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in ver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 Journal of Perinatology, 27(7), 428–433. https://doi.org/10.1038/sj.jp.721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