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領域的應用與胃炎的關系:手術安全與術后管理
01 麻醉在手術中的作用是什么?
很多人提起手術,總會想到醫生、護士在手忙腳亂地配合,實際上,麻醉醫生的角色同樣關鍵。麻醉不僅讓手術過程變得無痛和可控,還像給身體加上一把“安全鎖”,保護我們在昏睡中平穩度過手術的高峰時刻。以胃腸鏡這類檢查為例,一般采用的靜脈麻醉讓人幾乎沒有不適,并能有效降低緊張感。??
麻醉技術不斷更新,從最初的局部麻醉發展到靜脈和全身麻醉,可以根據手術復雜程度和患者的具體身體狀況靈活調整。對于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麻醉不僅是減緩痛苦,更是保障手術過程中的生命安全。別忽視麻醉醫生的專業判斷,他們常常提前評估患者的病史和用藥風險,這種“多一分心思”,就是多一層保障。
02 胃炎患者在手術前后要關注什么?
胃炎患者做手術時,有幾個容易被忽略的細節。
1. 詳細告知醫生病史:比如之前有無惡心、腹痛、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經歷。手術前如有近期胃部不適,要主動講出來。
- ??? 有一位中年男性,身高180cm,體重75kg,因胃炎計劃做無痛胃腸鏡。術前,他詳細述說了以往的相關癥狀,麻醉方案得以針對性調整,過程順利平穩。這說明詳細溝通很有幫助。
2. 術前準備要到位:比如,手術當天要空腹,這對于胃炎患者尤為重要,能減少胃內容物反流的風險。隨訪記錄顯示,醫生會根據既往門診的情況合理安排術前評估。
3. 術后留心不適反應:比如,出現持續惡心、腹脹,或胃區明顯不舒服時,及時聯系醫護。實際操作中,麻醉恢復室的監測能有效幫助發現術后不適,從中也能反映出胃炎患者需要更加細致的術后護理。
03 麻醉對胃炎患者有什么影響?
胃炎患者進行麻醉,和普通人相比身體的“承受力”會略有不同。簡單來講,麻醉藥物進入體內后,可能帶來胃排空的延遲,有時還會進一步刺激胃黏膜。某些靜脈麻醉藥品如丙泊酚、用于鎮痛的地佐辛,雖然對胃部刺激小,但極個別敏感體質的人還是可能出現短暫胃部不適。這種影響主要和藥物的代謝速率、個人肝腎功能有關。
從機制上看,麻醉藥可能松弛胃腸道平滑肌,減慢胃的蠕動速度。此外,麻醉還可能抑制食欲、加重惡心等感覺。據數據顯示,?? 靜脈全麻狀態下,約有3-5%的胃炎患者會報告短期胃部不適,不過大多數癥狀都能很快恢復。需要關注的是,術中如發生胃內容物反流,更容易誘發吸入性肺炎等罕見并發癥。這提醒我們,胃炎病史不容忽視。
04 圍術期生命體征監測的重要性
手術過程中,醫生會隨時觀察心率、血壓、血氧等指標。對于胃炎患者,這些監控不僅是常規,更是判斷體內“風吹草動”的信號燈。當監測儀出現胃排空緩慢、高危惡心等早期異常波動,麻醉醫生能第一時間采取對應措施,例如調整麻醉深度或增減鎮痛藥劑量。
再比如,無痛胃鏡之類的腸胃操作,患者往往看似平靜,但儀器記錄的微小血壓變化,有助于排查麻醉下的胃腸道應激反應。說起來,這就像飛機飛行時不斷檢測各種儀表——目的就是發現苗頭、及時調整,保障安全降落。??
05 術后疼痛管理與胃炎的關聯
很多人以為胃腸鏡或內科手術不疼,實際經歷后偶爾會出現胃區脹痛、輕微灼熱感。普通人可能頂一頂就過去了,胃炎患者則容易因術后不適影響恢復。??
術后的止痛藥選擇需格外小心。像非甾體抗炎藥(止疼片等藥)對胃黏膜有刺激,不適合有胃炎病史的人。理想的做法是用對胃比較友善、刺激小的鎮痛藥,結合少量輔助藥物,既止痛又不增加胃部負擔。醫學界建議:疼痛評分超過3分(滿分10分)時要及時用藥,否則反復的不適有可能加重炎癥反應。
06 如何通過麻醉促進胃炎患者的術后恢復?
其實,麻醉和術后恢復早已“聯動”在一起。麻醉醫生會根據患者本身消化系統的特點,選用不加重胃部負擔的藥物,比如丙泊酚脂肪乳。這樣既能減少藥物消化道副作用,也有利于恢復腸胃正常蠕動。恢復期早期可根據個人情況少量進食溫和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小米粥、蛋花湯類;有助于減少胃部刺激,讓黏膜慢慢修復。
各大機構建議:術后6-12小時內,如果患者沒有持續惡心、嘔吐、腹脹等癥狀,可以適當進食流質食物。如果癥狀明顯或持續,及時復查與調整藥物方案很有幫助。一些研究指出,術后早期的合理鎮痛、少量多餐的飲食安排能夠有效提高胃炎患者的生活質量,并縮短住院時間[1]。
- 燕麥片:富含可溶性膳食纖維,有助于腸胃蠕動,早餐加一點蜂蜜口感不錯。
- 牛奶:溫熱飲用可以為身體補充蛋白,恢復期適合慢慢嘗試,不要一次喝太多。
- 香蕉:有助于保護胃黏膜,作為加餐零食挺合適。
實際操作中,麻醉后的恢復和飲食建議需要結合個人感受。例如,有人恢復很快,幾個小時后便能吃東西;也有患者術后略有脹氣,需要再等一等。關鍵在于積極配合醫生,及時反饋身體信號,這一點真的很關鍵。
最后提醒
手術或檢查前認真說明胃炎病史,對于麻醉方案的選擇很有幫助。術后如果有持續腹部不適、嘔吐等異常,記得及時反應。麻醉和胃炎并不是“水火不容”,而是可以通過科學搭配、安全用藥讓術前、術中、術后都更加安心。每個人都是自己健康的“首席顧問”,多溝通、多配合,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References)
-
Vakil N. Gastritis. Merck Manual Consumer Version. Merck & Co., Inc.; Reviewed Jan 2025.
https://www.merckmanuals.com/home/digestive-disorders/gastritis-and-peptic-ulcer-disease/gastritis - Talley, N. J., & Ford, A. C. (2015). Functional Dyspepsi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73(19), 1853–1863. https://doi.org/10.1056/NEJMra1501502
- Macario, A., Weinger, M., Truong, P., & Lee, M. (1999). Which clinical anesthesia outcomes are both common and important to avoid? The perspective of a panel of expert anesthesiologists. Anesthesia & Analgesia, 88(5), 1085-1091.
- Wang, X. et al. (2016). Metoclopramide versus domperidone for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nesthesia, 30(4), 617–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