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女性癥狀“安靜”,但慢性發展會“偷偷”影響生育力,甚至導致輸卵管粘連、宮外孕等問題。身體有上述異常,建議盡早找專業醫生確認。
說起來,盆腔炎的發生其實和多種因素有關。一些生活習慣、既往病史,甚至年齡變化,都會影響身體的防線。
很多人一聽“婦科檢查”,立馬緊張。其實盆腔炎的檢測目標很明確:找出感染位置和嚴重程度。醫生會根據不同癥狀,酌情安排下列檢查。這里分條說明,幫你提前做好心理準備:
檢查項目 | 作用 | 備注 |
---|---|---|
婦科內診 | 手法檢查子宮、附件及壓痛點 | 基礎項目 |
B超(腹部或陰道) | 觀察盆腔積液、附件炎癥征象等 | 無創、常規 |
分泌物化驗 | 查找致病菌種,包括沙眼衣原體、淋病奈瑟菌等 | 需要女性近期未用抗生素 |
血常規 | 分析白細胞數量,評估感染程度 | 配合臨床癥狀分析 |
C反應蛋白(CRP)、血沉 | 反映體內炎癥水平 | 更適合輔助判斷炎癥急慢性 |
33歲的劉女士曾因反復腹痛到醫院檢查,B超發現輸卵管附近有少量暗區,分泌物培養確診為盆腔炎。規范用藥后不適逐漸消退。
檢查和治療盆腔炎前,有些細節很關鍵,提前了解會讓整個過程安心不少。簡單梳理幾條重點:
預防盆腔炎,靠的是綜合調養和健康習慣。有些做法其實人人都能做到——并不復雜,也沒想象中難。“改變一點點,收獲很大”。下面分點說說具體做法:
食物 | 功效 | 建議 |
---|---|---|
魚、蛋、瘦肉 | 加強免疫力、修復損傷 | 每日適量攝入,輪換食用,避免單一 |
新鮮蔬果 | 補充維生素C,有助於抵御感染 | 每日2-3份,推薦多色水果蔬菜 |
酸奶、低糖乳制品 | 優化腸道菌群環境,提高系統防護力 | 早餐或午后1杯,搭配全麥面包 |
27歲的趙小姐在日常體檢時被發現早期盆腔炎,平常運動和飲食習慣較好,經過規范治療和后續改善生活方式,復查一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