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支氣管炎:當霧霾成為家常便飯
01 霧霾下的呼吸困擾
早上出門,打開窗才發現外面的天灰蒙蒙的。剛打掃完房間,不由自主咳了幾聲,還覺得嗓子癢癢的。能聞到空氣中淡淡的煙塵味,讓人有點想開窗又不敢。其實,很多人都有類似的小煩惱,只是常常以為忍一忍就過去了。
近幾年,隨著環境污染增加,這類輕微不適變得越來越常見。偶爾的咳嗽、清痰,開始被忽略,但在不知不覺中,慢性支氣管炎就可能悄悄“安了家”。這種病沒那么嚇人,不過確實不能不理會。
02 慢性支氣管炎:從輕微到持續,警示信號有哪些?
階段 | 主要癥狀 | 生活中常見表現 |
---|---|---|
早期 | 偶爾咳嗽、晨起有痰 | 早上刷牙時嗓子不舒服,偶發清痰 |
加重期 | 持續咳嗽、痰多、胸悶 | 運動后容易喘,晚上入睡易咳醒 |
嚴重期 | 呼吸困難、反復感染 | 爬樓梯明顯氣短、冬天容易感冒并加重癥狀 |
?? 案例提醒:一次門診遇到一位54歲的男性,最近一段時間他早上刷牙常被咳嗽困擾,晚上還總覺得氣不順。其實他說癥狀很久了,只是最近頻繁發作才覺察到。
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信號,其實是身體給的警告,別以為只是感冒或者空氣干燥,有時候就是慢性支氣管炎在慢慢惡化。
03 誰更容易中招?慢性支氣管炎的主要原因
- 吸煙:長期吸煙者,尤其是每天一包以上的人,得慢性支氣管炎的風險明顯高于不吸煙者。據2022年 Lancet 的一項報道,吸煙會讓氣道黏膜受到持久刺激,易形成長期炎癥。[1]
- 空氣污染:研究發現,PM2.5(顆粒直徑小于2.5微米的懸浮顆粒)濃度高的城市居民,慢性支氣管炎發病率有上升趨勢。霧霾天呼吸道會受到更多有害顆粒的刺激。
- 職業危害:長期在粉塵、化學品等有刺激性的環境中工作,比如建筑工地、煤礦、工廠車間,慢性支氣管炎更常見。
- 遺傳因素和年齡:有家族史或者年齡超過40歲的人,患病風險更高。主要因為氣道的防護功能隨年齡下降,容易累積損傷。
?數據補充:一項涵蓋33,000人的長期隨訪(de Marco et al., 2011)顯示,長期空氣污染和吸煙共同作用時,慢性支氣管炎風險可增加至非暴露人群的3倍以上。
可以看出,這些因素單獨存在時危害就不小,如果同時存在,問題就更突出。所以,空氣污染嚴重或者有家族史的朋友,眼下尤其要多點關注自己的呼吸健康。
04 如何正確檢查與判斷?
- 癥狀評估:醫師會詳細詢問近期咳嗽、痰量、是否呼吸困難等具體情況,以及癥狀出現的時間和變化過程。
- 肺功能檢查:這是判斷氣道是否有阻塞的重要手段。做起來就像你用力吹氣球,很快能得出結果。
- 影像檢查:有時需要胸部X線或CT,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咳嗽或痰多(比如肺結核、腫瘤等)。
- 血常規和痰培養:遇到反復感染,醫生可能會建議做這些檢查,判斷是否有細菌、病毒感染。
?? 小建議:如果咳嗽和痰持續超過3個月,最好主動到呼吸科做一次肺功能檢查,方便早期發現問題。(提示:檢查過程很快,一般不會有不適。)
05 目前有哪些治療選擇?
- 戒煙:是影響最大的措施,能夠有效減輕癥狀,阻止病情進展。
- 支氣管擴張劑:氣霧劑或霧化吸入劑,能幫助氣道“暢通”,緩解喘息和氣急。
- 抗炎藥物:醫生會根據情況選擇(如吸入型糖皮質激素等),減少炎癥反應。
- 肺康復:包含物理訓練和呼吸鍛煉,增強肺功能,改善日常活動耐力。(比如每天堅持散步、練習腹式呼吸)
- 氧療:適用于呼吸困難、血氧下降的患者,家庭氧療現在也比較方便。
常見誤解:很多人只要癥狀緩解就停藥,其實規范用藥加上規律鍛煉,才有助于長期改善。
06 平時怎么養護呼吸道?有益的小妙招來了!
食物 | 具體功效 | 日常建議 |
---|---|---|
新鮮蔬果 | 提供豐富抗氧化物,幫助減輕氣道炎癥 | 每天吃5種不同顏色的蔬果,搭配才有益 |
燕麥、玉米 | 可溶性膳食纖維,改善腸道,提高免疫力 | 早餐換著吃,冷熱都合適 |
魚類蛋白 | 優質蛋白質,修復呼吸道黏膜 | 一周2-3次,蒸煮更健康 |
綠茶 | 含茶多酚,具有抗炎作用 | 適度飲用,有助潤喉 |
?? 生活小技巧:外出霧霾天佩戴口罩,回家用鹽水漱口、保持室內通風,都有助清除吸入的雜質顆粒。
- 每天適量運動,有助于保持肺功能。
- 作息規律,盡量少熬夜,增強身體抵抗力。
- 建議40歲以后,2年做一次肺部健康篩查,提前防護更安心。
07 日常關注點 & 實用建議 ??
出現持續咳嗽或痰多時 | 別拖延,及時就醫,不要自行長期用藥 |
遇到空氣污染嚴重天 | 減少室外活動,關窗+空氣凈化器,避免吸入刺激性顆粒 |
感冒后咳嗽久不消退 | 主動做呼吸科相關檢查,排查慢性問題 |
?? 其實,慢性支氣管炎并不是“絕癥”,關鍵是理解癥狀、盡早行動,調整生活習慣后,大多數人都能慢慢改善。給身體多一點照顧,就是最有力的自我呵護。
參考文獻
- de Marco, R., Accordini, S., Marcon, A., Cerveri, I., Antonicelli, L., Bugiani, M., ... & European Community Respiratory Health Survey (ECRHS). (2011). Risk factors for chronic bronchitis in young adults. *Chest*, 139(6), 1460-1468. https://doi.org/10.1378/chest.10-2729
- GBD 2019 Risk Factors Collaborators. (2022). Global burden of 87 risk factors in 204 countries and territories, 1990-2019: a systematic analysis for the 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2019. *The Lancet*, 396(10258), 1223-1249.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20)30752-2
- Papi, A., Bellettato, C. M., Braccioni, F., Romagnoli, M., Casolari, P., Caramori, G., ... & Fabbri, L. M. (2006). Infections and airway inflammation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severe exacerbations. *American Journal of Respirato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173(10), 1114-1121. https://doi.org/10.1164/rccm.200506-859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