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肺癌:癥狀、致病機制及預防管理
01 什么是肺惡性腫瘤?
日常生活中,有時候我們聽人說起“肺癌”,心里難免會有些害怕。其實,肺惡性腫瘤,醫生常說的“肺癌”,是一種始于肺部的異常細胞不斷生長,最終形成腫塊的疾病。??這些異常細胞就像不聽話的工廠員工,不再接受身體指令,結果擾亂了肺部原有的秩序。
肺癌大致分兩類:非小細胞肺癌和小細胞肺癌,絕大多數患者屬于前者。簡單來說,非小細胞肺癌進展通常較慢,而小細胞肺癌發展迅速、治療上也有差異。
有專業研究顯示,肺癌已成為全球范圍內發病率較高的癌癥之一(Siegel et al., 2021)。這提醒我們,早期認知很有價值,尤其是有些肺癌患者在初期不容易覺察出異常。
02 哪些癥狀需要警惕?
- 持續性咳嗽:如果咳嗽時間很長,甚至超過三周沒有緩解,要多加留心。偶爾咳嗽不必緊張,但咳嗽越來越重,或者聲音變啞時,最好及時找醫生。
- 咳血或痰中帶血:有時痰里會見到血絲,這也是肺癌早期的警示信號之一。一旦發生,不要拖延求醫。
- 胸部不適或疼痛:部分人會感到胸口悶、隱隱作痛。如果這種感覺持續出現,尤其在深呼吸或咳嗽時加重,也不能掉以輕心。
- 呼吸困難或喘氣:平時體力活動沒有問題,突然覺得呼吸吃力,可能和肺部異常有關。
- 莫名體重下降:短期體重明顯下降,也要考慮是否有腫瘤的風險。
舉個病例例子:有位74歲的男性,在持續咳嗽并出現痰中帶血后前去醫院,經檢查最終診斷為肺惡性腫瘤。像這樣的情況,提醒我們別把久咳、咳血等癥狀當作“小麻煩”。尤其是家中有老人或吸煙史的人,更需要及時關注身體變化。
03 肺癌為什么會發生?
肺癌的誘因涉及多個方面。最主要的風險因素就是吸煙。研究發現,長期吸煙會使肺部暴露于有害物質,促進異常細胞的產生。這些細胞就像是工廠機器被灰塵堵塞后發生故障,看似一點點異常,積累久了就成了大問題(Thun et al., 2013)。
- 空氣污染:像霧霾天外出的城市居民,長期吸入空氣中的有害顆粒物,會增加患病概率。
- 職業暴露:如礦工、建筑工人等,長期接觸石棉、鈾等特殊行業物質,也被認為是一種風險因素。
- 遺傳和年齡:并不是每個人都因為吸煙而患病。有些人家族中曾有肺癌患者,或者年紀較大,本身風險也會稍高。
總體看來,肺癌的發生更像是遺傳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吸煙與職業暴露則是人們能夠主動規避的風險點。
04 肺癌如何確診?
很多人一聽到“檢查”會有些緊張,其實醫學檢驗的步驟很明確。最常見的初篩方法是胸部影像檢查,如胸部X線或CT,這有助于發現肺部是否有異常陰影或結節。
如果影像中結果有疑問,接下來大多需要做細胞學或病理活檢——通過支氣管鏡、穿刺或者手術采集可疑組織,隨后在實驗室下進一步確認是否有異常細胞。
- 影像檢查:低劑量螺旋CT目前被認為是肺癌篩查的有效方法,尤其適用于吸煙史較長的高風險人群。
- 組織活檢:醫生根據具體情況選擇不同方式取得樣本,最終結果決定后續治療走向。
- 輔助檢查:有時也會使用血液腫瘤標志物檢測作為輔助,但不能單獨作為診斷標準。
這樣分步驟的檢查方法,能幫助患者和家屬穩定情緒,避免誤診或漏診。如果遇到不明肺部陰影,建議及時咨詢呼吸科或腫瘤專科醫生。
05 肺癌的治療方法都有哪些?
治療肺癌沒有“萬能鑰匙”,需要醫生結合患者具體情況制定方案。??
通常,針對早期腫瘤,首選方案是手術切除。部分非小細胞類型的腫瘤,通過手術能實現較好效果。對于不能手術的患者,放療和化療成為重要手段。放療是利用射線直接作用于腫塊區域,化療則是藥物全身殺滅異常細胞。
- 藥物治療:包括化療藥物(如紫杉醇)、靶向治療及免疫治療。靶向藥物和免疫藥物近年不斷推進,適合特定基因類型的患者。
- 放射治療:某些早期患者,單用放療就能控制病情。
- 綜合管理:有時候,醫生會根據具體患者狀況安排多種方式相互配合,比如上述病例中,患者采用了注射用紫杉醇聯合其他輔助藥物進行治療。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齡、身體條件及腫瘤類型的患者,療效和副作用會有差異。建議與專科團隊充分溝通,權衡治療利弊,選擇最適合自身的方案。治療期間出現不適,也要盡早反饋醫生調整方案。
06 如何合理管理和預防肺癌?
說起來,肺癌的好發其實有一定規律,但合理的生活習慣和主動健康管理,對預防有正面作用。這里總結幾條實際、易操作的方法:?????♂?
-
保持健康飲食:
- 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如胡蘿卜(β胡蘿卜素有助于提高肺部抗氧化能力,每天適量翻炒或涼拌都可以)、橙子(富含維生素C,增強整體免疫力)、番茄(番茄紅素能減輕氧化壓力,建議炒蛋或生食均可)。
-
適當運動:
- 每周堅持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運動3-5次,每次30-60分鐘,有助于提升肺活量。
-
定期體檢:
- 40歲以后有吸煙史的人,建議每1-2年做一次胸部低劑量CT檢查,有家族史的朋友應提前關注。
-
身邊空氣清潔:
- 在空氣質量差的時候減少戶外活動,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如果發現持續性咳嗽、痰中帶血或呼吸不暢等癥狀,建議主動就醫,選正規醫療機構,和專業醫生詳細溝通。對于普通人,適度飲食和規律作息,就是對健康最大的幫助。
不必過分焦慮,只要保持良好心態和習慣,肺部健康完全可以守護得住。
07 本文參考文獻
- Siegel RL, Miller KD, Jemal A. Cancer statistics, 2021.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21;71(1):7-33.
- Thun MJ, Carter BD, Feskanich D, Freedman ND, et al. Lung cancer and other diseases related to tobacco use.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2013;63(4):244-256.
- National Lung Screening Trial Research Team. Reduced lung-cancer mortality with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ic screening.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11;365(5):395-409.
- Herbst RS, Morgensztern D, Boshoff C. The biology and manage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ature. 2018;553(7689):446-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