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治療:保乳手術與全切手術的選擇之旅
01 乳腺癌:身邊的挑戰
每次身體檢查時,醫生提到“乳腺結節”,氣氛一下子緊張。乳腺癌,就像一位不速之客,總讓人猝不及防。
其實,這種癌癥在女性中越來越常見,壓力、飲食、基因等種種因素交織在一起,讓乳腺變得脆弱。
遇上乳腺癌,對生活影響不小。無論是外形、健康,還是心理,這是多方位的挑戰。
據2020年全球癌癥統計,乳腺癌已經超過肺癌,成為女性發病率第一的癌癥。 (Sung H, et al.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02 保乳手術:為生活保留更多選擇
- 手術過程:醫生會局部切除腫瘤組織,同時盡量保留正常乳腺和乳房外形,輔以放療減少復發概率。
- 適應癥:通常針對腫瘤較小、位置適宜或早期的患者。不適用于多發或體積較大的腫瘤。
- 身體與心理收獲: 42歲的李女士因早期發現,選擇了保乳手術。她恢復后依然自信穿上喜歡的衣服,生活仿佛沒有太大改變。
保乳不僅保留了身體形態,對自尊和心理健康也有幫助。
有研究顯示,保乳手術后的生活質量普遍高于全切手術的患者。
(Montagna E, et al.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Breast, 2018)
(Montagna E, et al.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Breast, 2018)
03 全切手術:穩妥但需心理準備的方案
適用狀況:
- 腫瘤較大、位置較深或涉及多處
- 曾放療后再次復發
- 基因突變(如BRCA)風險較高
手術過程:醫生將患側整個乳腺組織切除,有時包括局部淋巴結。完整切除降低局部復發概率。
長期變化:
53歲的王女士因腫瘤范圍廣,被建議做全切。手術后雖然瘢痕明顯,她感覺更踏實,不再擔心復發。 不過,也要接受身體形態的巨大改變,有的人可能因此產生自卑或焦慮。
大規模臨床數據發現,保乳+放療與全切的總生存率相當,區別在于心理和外觀影響。 (Fisher B, et al. Twenty-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Total Mastectomy, Lumpectomy, and Lumpectomy plus Irradi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Breast Cancer, NEJM, 2002)
04 如何選擇?患者故事與多方衡量
影響因素 | 內容說明 | 現實舉例 |
---|---|---|
醫學指標 | 腫瘤大小、位置、是否有轉移、分子類型等 | 36歲的劉女士,腫瘤1.2厘米,醫生建議可選保乳 |
個人情感 | 患者個人期望、對乳房外觀的重視程度 | 有些人即使可以保乳,也更傾向全切求“心安” |
家庭與咨詢 | 家屬意見、互助群體分享、心理咨詢支持 | 家人建議、過來人的經歷往往影響判斷 |
醫生溝通 | 能否充分了解利弊,獲得適合的建議 | 高效且溫和的溝通有助于達成共識 |
說起來,每位患者的考慮重點都不同。醫生的解釋和家人的支持,往往決定了最終方案。
05 副作用與風險:提前心理建設
?? 保乳手術
- 局部復發風險:手術后仍可能局部復發,因此需要放療輔助。
- 并發癥:可能有滲液、感染、傷口愈合慢,但大致可控。
- 心理方面:部分患者雖保留外形,依舊有反復焦慮,擔心復查結果。
?? 全切手術
- 形體改變:乳房缺失引起自卑,部分女性出現適應障礙。
- 淋巴水腫:如需清除腋窩淋巴,患肢容易水腫酸沉。
- 功能損失:手臂活動度下降,有時影響日常生活。
副作用不會“一刀切”出現在每個人身上。有準備、有陪伴,有時能更從容面對這些變化。
06 未來進展與個性化策略
新技術:乳腺癌的治療手段不斷升級。例如,微創手術、精準靶向藥、免疫治療逐漸應用在不同分型的乳腺癌患者身上。 醫生可以根據腫瘤分子特征,量身定制藥物組合,提高療效,減少副作用。
檢查與篩查:定期乳腺篩查(如鉬靶、超聲、MRI)依然是早期發現的最佳方案。 這種例行檢查對高風險人群(比如有家族史或攜帶高危基因突變的人)尤其重要。
多學科合作:任何疑問都可向醫生提出,聯合外科、腫瘤、心理科等多學科團隊一起決策。
實際效果說明:臨床觀察發現,參與MDT(多學科診療)的乳腺癌患者,治療滿意度顯著提高。 (Kneusel B, et al. Surgical Option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Survey of Patient Preference, Cancer, 2017)
實際效果說明:臨床觀察發現,參與MDT(多學科診療)的乳腺癌患者,治療滿意度顯著提高。 (Kneusel B, et al. Surgical Option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Survey of Patient Preference, Cancer, 2017)
日常管理:
- 多吃富含膳食纖維和天然維生素的新鮮瓜果,可幫助身體維持正常細胞代謝;例如:每天攝入一份藍莓——有助于抗氧化。
- 均衡飲食,優選橄欖油、深海魚等健康脂肪來源,每周2次為宜。
- 堅持每周適度運動(如快走、游泳),對免疫力和心理健康都很有好處。
- 遇到身體異常及時咨詢專業機構,選公立三甲醫院或有乳腺??频脑\所,普遍更權威。
沒有一成不變的治療路徑。乳腺癌的管理越來越“個性化”,每個人都可以找出最適合自己的選項。
參考文獻
- Sung H, Ferlay J, Siegel RL, et al. (2021). Global Cancer Statistics 2020: GLOBOCAN Estimates of Incidence and Mortality Worldwide for 36 Cancers in 185 Countries.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71(3), 209-249.
- Montagna E, et al. (2018). Postoperative Quality of Life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Lumpectomy Versus Mastectomy. Breast, 41, 21-25.
- Fisher B, Anderson S, et al. (2002). Twenty-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zed Trial Comparing Total Mastectomy, Lumpectomy, and Lumpectomy plus Irradiation for the Treatment of Invasive Breast Cancer.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47(16), 1233-1241.
- Kneusel B, et al. (2017). Surgical Options in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 Survey of Patient Preference. Cancer, 120(23), 3705-3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