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規:男性乳腺癌的罕見性與原因探秘
平時跟朋友們閑聊健康話題,大多數人提到乳腺癌,腦海中想的都是女性??蓪嶋H上,這個“女性專屬”的病癥,并不是女性的專利。一個偶爾摸到乳頭邊小硬塊的男士,常常滿頭霧水:男性也會得乳腺癌?說起來,這確實讓人有點意外。
01 男性其實也有乳腺癌
其實,男性和女性一樣,在胸部都具備少量乳腺組織。雖然男性乳房里的“工廠”比女性小得多,卻一樣可能“罷工”——患上乳腺癌?,F實生活中,有些男士在洗澡時偶然摸到乳房附近有個小結節,起初覺得沒什么,大多沒往大病上想。
不過,這種“男性乳腺癌”確實罕見。據統計,男性乳腺癌只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左右[1]。雖然比例低,但每年全球仍有數千名男士因此受到影響。無論出現在哪一位男性身上,都不該被當做“小概率”忽視。
02 男性乳腺癌有多罕見?
- 發病比例低:男性乳腺癌在所有乳腺癌中占比非常小,約為1%[2]。
- 年齡更偏高:男性發病多集中在60歲以后,通常比女性發病年齡晚10~20年左右。
- 被忽略概率大:因為太少見,很多男性沒意識到自己也有風險,經常等到癥狀明顯后才檢查。
03 為什么男性也會得乳腺癌?
一些基因變異(如BRCA2)會顯著提高男性患癌概率。如果直系親屬中有人得過乳腺癌,男性也不能掉以輕心。
年紀越大,細胞修復機制變弱,體內“異常細胞”就有機會悄悄聚集。男性乳腺癌患者多數超過60歲,這并非偶然。
體型偏胖、肝臟功能不佳的男性,雌激素代謝容易出問題,間接提升患乳腺癌的風險。
04 荷爾蒙失衡,男性乳腺“變焦點”?
男性體內雌激素和睪酮通常處在微妙平衡。如果某些疾?。ū热绺斡不?、垂體疾?。┗蛩幬镉绊懥诉@根“天平”,雌激素水平升高,乳腺組織可能隨之“活躍”,開始不受控地增生。
有研究證實,雄激素降低和雌激素升高的情況,會整體提高男性乳腺癌的發生概率[4]。有時候,慢性服用雌激素類藥物(比如控制前列腺問題的某些藥),也可能不經意增加乳腺癌風險。
05 男性乳腺癌與遺傳基因的關系
基因類型 | 影響機制 | 男性乳腺癌風險變化 |
---|---|---|
BRCA2 | 影響細胞DNA修復 | 風險升高80倍左右[5] |
BRCA1 | 部分影響修復和調控 | 風險升高3-8倍 |
?? 簡單來講,如果家族有人有乳腺癌史,查一下相關基因,有時能提前發現風險。
06 如何預防和早發現?
多樣蔬菜:豐富的綠葉蔬菜(如西蘭花、菠菜),含豐富植化素,有助于保持乳腺細胞健康。
堅果谷物:核桃、燕麥、亞麻籽等含抗氧化成分,適量補充有好處。
每周150分鐘左右的有氧運動,比如快步走、騎車,有助于體重管理和內分泌平衡。
40歲以上男性,發現乳房或乳頭有異常硬塊、分泌物,要及時到外科或腫瘤科就診。有家族史的,建議咨詢專業醫生評估篩查需求。
日常生活里,沒有什么比熟悉自己身體狀況、偶爾自查更實用。和家人、朋友多聊聊健康,也能降低“沉默風險”。
參考文獻
- Fentiman, I.S., Fourquet, A., & Schernberg, A. (2018). Male breast cancer: A review. The Breast, 42, 110-116. https://doi.org/10.1016/j.breast.2018.09.011
- Sartor, C. I., & Schwartz, G. F. (2007). Breast Cancer in Men. CA: 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57(3), 186-202. https://doi.org/10.3322/canjclin.57.3.186
- Swerdlow, A. J., Schoemaker, M. J., Higgins, C. D., Wright, L. B., & Jones, M. E. (2011). Risk factors for male breast cancer in the UK: A case–control study. British Journal of Cancer, 104(5), 997-1001. https://doi.org/10.1038/bjc.2011.47
- Cutuli, B. (2007). Strategies in treating male breast cancer. Expert Opinion on Pharmacotherapy, 8(2), 193-202. https://doi.org/10.1517/14656566.8.2.193
- Evans, D. G., Susnerwala, I., & Dawson, J. (2010). Risk of breast cancer in male BRCA2 carriers. Journal of Medical Genetics, 47(10), 710-711. https://doi.org/10.1136/jmg.2010.07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