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與下肢腫脹:警惕身體的隱秘信號
01 真的只是腿腫嗎?很多人會忽略的細節
最近常聽身邊的朋友說,晚上脫下鞋襪的時候總覺得小腿有點漲,還以為是站久了或者走多了。不少人覺得這只是“累”的表現——其實,有些時候,這種細微的下肢腫脹,正是身體在提前“報告”某些風險。尤其如果你發現,脫完鞋襪腳背留下很明顯的勒痕,或者單側小腿總有點脹痛,這類細節千萬別忽視。
?? 偶爾水腫、輕微發麻、穿襪勒痕深,這些雖然常見,卻可能是早期靜脈回流變差的信號,不過經常一兩天就能緩解。但如果癥狀慢慢加重,需多加注意。
02 明顯的警告信號:下肢腫脹變成這樣要當心
- 腫脹持續,并未消退。經常一周甚至更久,小腿比另一邊粗一圈。
- 皮膚發紅、發熱。用手摸上去比正常區域溫度高,伴隨酸脹感。
- 腿部明顯疼痛,按壓有凹陷。 有位52歲的男性工程師,工作期間常發現左小腿發脹且發燙,剛開始以為是受涼,結果幾天后出現持續疼痛,還隱約有呼吸不暢,去醫院確診為下肢深靜脈血栓,幸好及時處理阻斷了肺栓塞的發生。
?? 如果腫脹只在一側,并且伴隨紅、熱、疼痛,不妨盡快去醫院排查一下,這有時是異常血栓“悄悄形成”的征兆。
03 什么是肺栓塞?一次小血栓也可能帶來大麻煩
肺栓塞,說白了,就是有血栓“闖”入肺動脈,把這個“氧氣通道”堵住了。血液本該從下肢靜脈順暢地回流到心臟,再由心臟泵到肺部。當這條路上突然跑出個小血塊,就像高速公路上突然卡住輛大貨車,整條路都堵了。
發生肺栓塞時,部分肺組織會因缺氧受損,輕則出現呼吸急促、輕微胸悶,重則導致呼吸困難甚至休克。其實,每年全球范圍內數百萬例肺栓塞報告,很多都起因于下肢深靜脈血栓(英文文獻:Tapson, VF,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N Engl J Med, 2008)。
病情進展 | 肺栓塞表現 |
---|---|
早期 | 輕微胸悶、呼吸略急促、偶爾咳嗽 |
進展期 | 喘不過氣來、持續性胸痛、心跳突然加快 |
嚴重期 | 暈厥、血壓驟降、甚至危及生命 |
??? 這種堵塞并不會一開始就很厲害,但小血栓可以逐漸增大,一步步影響身體。
04 下肢腫脹背后的“幕后推手”有哪些?
- 長期不動(如長時間開車、坐飛機、臥床休息)導致血液在小腿靜脈“打轉轉”,容易形成小血塊。
- 肥胖或孕期女性體內壓力增大,下肢靜脈回流變慢,血流速度下降。
- 吸煙和部分藥物(如雌激素類避孕藥)會讓血液更容易“粘稠”,血栓形成概率升高。
- 高齡、遺傳因素也讓靜脈的“自我修復”能力變弱,老年人患靜脈栓塞的概率更高(Wendelboe, AM et al., "Epidemiology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Br Med J, 2016)。
?? 這些因素單獨出現時也許沒什么感覺,組合在一起就像是給血栓“搭了舞臺”。
05 腫脹已經出現,哪些細節最需要關注?
- 腫脹是不是只在一側? 比如有位35歲的女性教師,發現每天傍晚左小腿比右小腿粗一圈,穿鞋有點難受,試著抬腿幾小時后略微減輕,但第二天又反復出現。
- 有沒有伴隨發熱、發紅、隱痛的變化? 這些表現常常意味著靜脈里正在經歷慢性或急性堵塞。
- 腫脹區是否出現顏色加深或青紫? 一旦出現,說明血液循環出了問題。
- 腫脹是否在休息一晚后能完全消退? 如果不能消退,或越來越明顯,建議做個血管B超檢查。
?? 這些變化其實幫我們判斷到底是普通水腫,還是有深靜脈血栓的可能。
06 如何積極預防與日常管理?簡單措施幫你遠離風險
- 適當運動:
- 每天快步走30分鐘,小腿肌肉持續收縮,可促進靜脈血液回流。
- 乘車、久坐時,適度做踝泵運動(足尖前后、左右活動),每小時活動5分鐘。
- 合理飲食:
食物 具體功效 食用建議 新鮮蔬菜(如菠菜、西蘭花) 有助于保護血管彈性 每餐搭配綠葉菜 海魚(如鮭魚、沙丁魚) 富含Omega-3脂肪酸,幫助防止血液黏稠 建議一周2-3次 堅果(如核桃、杏仁) 含有有益脂肪酸,對血管有好處 每次一小把即可 - 定期檢查: 40歲以后建議2年做一次血管B超檢查,尤其有家族史或長期靜坐職業時,更建議主動篩查。
- 健康生活習慣: 控制體重,每天保證充足飲水,避免久坐不動。假如工作關系必須長時間靜坐,可以在桌下活動踝關節。
?? 這些看似平凡的小舉措,就是守護血管健康的“日常功課”。
?? 當出現單側腫脹、足部顏色異常,或者伴隨呼吸不暢、胸悶時,不用猶豫,要及時到有血管外科或心內科的醫院就診。
07 總結小貼士
- 腿腫只是一邊、且伴發紅疼痛時要小心血栓。
- 有高風險因素的人群(長期臥床、肥胖、吸煙)需要加強日常管理。
- 適量運動、飲食均衡,對血管真的有好處。
- 觀察身體的小變化,也許能“截住”一場大風險。
- 有疑問或癥狀明顯變化,別猶豫,去醫院及時排查。
參考文獻
- Tapson, VF. (2008).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8(10), 1037-1052. https://doi.org/10.1056/NEJMra072753
- Wendelboe, AM & Raskob, GE. (2016). Epidemiology of deep venous thrombosis. Britisth Medical Journal, 352, h6516. https://doi.org/10.1136/bmj.h6516
- Goldhaber, SZ. (2004). Pulmonary embolism.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51(17), 1720-1727. https://doi.org/10.1056/NEJMra035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