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高血脂的迷霧:膽固醇控制指南
01 什么是高血脂和膽固醇?
早上和家人一起吃早餐,偶然聽到電視里提到“膽固醇過高要小心”。其實,大多數人說起“高血脂”、“膽固醇”,都有些云里霧里,不太清楚它們究竟對健康意味著什么。其實,膽固醇是一種脂類物質,身體新陳代謝離不開它,就像“潤滑油”一樣。但如果膽固醇水平失控,帶來的麻煩卻不會輕。
簡單來說,高血脂指的是血液中脂肪類物質(包括膽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超標。膽固醇又分幾種,其中有“好”的,也有“麻煩多”的。如果血脂偏高,動脈內壁容易出現“層層堆積”,日積月累可能為心臟和血管健康埋下隱患。很多常見的心梗、腦梗,其實和血脂、膽固醇密切相關。
小提醒:有些高血脂的人,身體沒有明顯不適,這種“默默無聞”的變化反而容易被忽略。
02 為什么會高血脂?——風險和原因分析
- 飲食習慣偏好:長時間喜歡肉類、油炸食物或帶皮動物內臟,攝入太多飽和脂肪。比如王女士(54歲,女性)喜歡用動物油炒菜,一年體檢后發現血脂遠超標準。這個例子提醒,飲食結構是真正的幕后推手。
- 活動量減少:現代生活一切方便,很多工作久坐不動,“沙發時光”成了常態。專家指出,缺乏運動的人,膽固醇異常的風險約比正常人高出25%-30%。
- 遺傳和家族背景:如果直系親屬有高血脂或者早發心血管疾病,發生同樣問題的概率更高。家族遺傳有時讓人“躲不開”,需要格外警惕。
- 年齡增長:人體新陳代謝速度下降,高血脂更容易找上門。醫學調查顯示,40歲以后,膽固醇升高的風險開始顯著上升。
- 其他因素:慢性疾病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糖尿病,部分藥物等都有可能影響血脂水平。
03 膽固醇有哪些?“好”與“麻煩”各不同
說起來,膽固醇其實有點“分身”的意思。主要分為兩類: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
類型 | 特點 | 對身體的影響 |
---|---|---|
LDL(低密度脂蛋白) | 常被稱為“壞膽固醇” | 容易在血管壁堆積,增加動脈硬化風險 |
HDL(高密度脂蛋白) | 常說的“好膽固醇” | 幫助清除多余膽固醇,維護血管健康 |
溫和解讀 HDL就像“清道夫”,幫忙清理血管;LDL如果過多,好比路上的垃圾車罷工,垃圾(膽固醇)越積越多,對心臟不太友好。
此外,還有甘油三酯,也是血脂的一部分。如果甘油三酯過高,和LDL一起,心腦血管患病風險會進一步上升。
04 怎樣了解自己的血脂和膽固醇?——檢查方法詳解
大部分高血脂早期幾乎沒有任何不適,靠自我感覺難以發現。要想知道具體情況,最靠譜的是血液檢查。
- 血脂全套(血脂四項):包括總膽固醇、LDL、HDL、甘油三酯。
- 檢查流程:一般需要空腹8-12小時,抽血后1-2天即可拿到結果。抽血非常簡單,不會引起不適。
- 解讀報告要點:建議結果出來后咨詢醫生。比如,總膽固醇高于5.2 mmol/L,LDL高于3.4 mmol/L,HDL低于1.0 mmol/L,都應予以關注(數據參見《2019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Mach et al, 2019)。
05 設定目標,如何把膽固醇降下來?
讓數據回歸正常,不是“吃兩顆藥”這么簡單,要靠生活方式全方位調整。最好的策略是找到屬于自己的控制目標,然后實實在在地做出改變。
項目 | 理想目標 |
---|---|
總膽固醇 | < 5.2 mmol/L |
LDL膽固醇 | < 3.4 mmol/L (心血管病高危人士建議更低) |
HDL膽固醇 | ≥ 1.0 mmol/L |
甘油三酯 | < 1.7 mmol/L |
- 燕麥:有助于降低LDL膽固醇。建議:每天早餐嘗試一碗燕麥片,既美味又健康。
- 堅果(如核桃、杏仁):富含不飽和脂肪酸,有利于血脂調節。建議:適量食用,推薦一小把作為加餐(約20-30克)。
- 深海魚類(鮭魚、沙丁魚):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有助于保護血管。建議:每周2-3次即可。
- 新鮮蔬果:含豐富膳食纖維,幫助膽固醇排出體外。建議:每天多樣化攝入,有助于增加飽腹感和均衡營養。
06 長期管理:讓健康習慣成為日常
堅持是防止高血脂“卷土重來”的關鍵。不得不說,剛開始時新習慣難免有些“別扭”,但只要慢慢適應,保持下去身體會有積極變化。
- 定期檢測血脂 ??:別等有癥狀才關注,參考醫生建議安排檢查頻率。
- 保持規律作息 ??:晚上早點休息,幫身體有足夠恢復,間接影響新陳代謝和血脂。
- 運動習慣 ???♂?:每周150分鐘有氧運動,比如快走、騎車、游泳等,效果比較穩定。
- 保持心態平和:壓力太大也可能影響激素分泌,不利于血脂控制。
日常生活中,遇到血脂異常不用焦慮,也不用草率依賴網絡“偏方”,堅持科學管理最管用。
小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僅讓高血脂遠離,也讓整個人更有活力。
參考文獻
- Mach, F., Baigent, C., Catapano, A. L., et al. (2019). 2019 ESC/EAS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dyslipidaemias: lipid modification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 European Heart Journal, 41(1), 111-188.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z455
- Grundy, S. M., Stone, N. J., Bailey, A. L., et al. (2019). 2018 AHA/ACC/AACVPR/AAPA/ABC/ACPM/ADA/AGS/APhA/ASPC/NLA/PCNA guideline on the management of blood cholesterol: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73(24), e285-e350. https://doi.org/10.1016/j.jacc.2018.11.003
- Rosenson, R. S., Hegele, R. A., & Koenig, W. (2016). Cholesterol lowering and stroke risk: evidence and clinical implications. European Heart Journal, 37(1), 147-155. https://doi.org/10.1093/eurheartj/ehv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