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急救全攻略:生命的關鍵時刻如何應對
01 什么是腦出血?
經常和朋友一起散步時,偶爾會聽到誰誰家老人突然倒下送進了醫院,原因竟然是腦出血。它不像普通感冒那樣有明顯征兆,有時前一刻還好好的,下一刻狀況就急轉直下。
簡單來說,腦出血是指大腦內的血管破裂,導致血液流入腦組織。這種情況分為腦實質出血、蛛網膜下腔出血等幾種類型。急性期發作快、危害大,是臨床上導致急性腦卒中(中風)和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
小貼士:
腦出血并不是"老年病",青壯年高血壓患者也有可能發生。
腦出血并不是"老年病",青壯年高血壓患者也有可能發生。
02 一旦遇到腦出血,這些癥狀別忽視
- ① 輕微信號: 忽然的頭暈、偶發短暫性的一側肢體麻木,有些人僅僅感覺到手指不太靈活,走路踉踉蹌蹌,但休息后可能稍有好轉。
- ② 明顯征兆: 如果出現持續劇烈的頭痛,突發嘔吐、意識模糊直至昏迷,或一側肢體完全無力,有些人甚至突然說話含糊不清。這時就要高度警覺了。
常見表現 | 輕微/早期 | 嚴重/持續 |
---|---|---|
頭部不適 | 偶有頭暈 | 劇烈頭痛 |
肢體異常 | 一過性麻木 | 一側全癱 |
意識狀態 | 短暫迷糊 | 昏迷失去反應 |
例子:36歲的呂先生,職員,曾有高血壓,某天開會時突發劇烈頭痛并意識模糊,最終被診斷為腦出血。
這說明早期癥狀容易被忽略,一旦加重需盡快處理。
這說明早期癥狀容易被忽略,一旦加重需盡快處理。
03 為什么會得腦出血?主要成因分析 ??
- 高血壓是最大元兇
長期血壓升高,會讓腦血管壁變薄甚至破裂。有關流行病學的研究認為,70%以上的腦出血與高血壓有關。 - 腦動脈畸形或動脈瘤
有些人生來腦血管結構不是很穩定,某些感染、外力影響后容易破裂出血。 - 年齡與遺傳傾向
隨著年齡增長,血管彈性逐漸下降,出血風險增加。如果直系親屬曾經得過腦卒中,也建議常規關注血壓變化。 - 血液疾病等基礎問題
像血友病、血小板減少癥(不正常的止血機制)以及部分抗凝藥物過量的人,腦出血風險也會明顯上升。
研究發現:
一項發表于 “Stroke” 的多中心調查(Qureshi et al., 2001)指出,控制好血壓可降低腦出血復發風險超過50%。
一項發表于 “Stroke” 的多中心調查(Qureshi et al., 2001)指出,控制好血壓可降低腦出血復發風險超過50%。
要留心:不規律服藥、突然情緒激動,這些情形也可能誘發高危。
04 突發腦出血,正確撥打急救電話步驟
遇到疑似腦出血的病人時,不要盲目施救,第一步一定是及時、準確撥打急救電話120。
- 確認患者狀態
輕拍呼叫,看看能否回應,迅速判斷是否存在昏迷。 - 用簡潔話語說明情況
通話時,清晰說明位置、患者突發癥狀(如"突然頭痛、意識模糊、無法活動"),方便急救人員快速判斷優先級。 - 保持電話暢通
掛斷后勿占線,隨時準備接聽急救回撥,協助定位。
舉例:一次在地鐵站,55歲的李阿姨突然跌倒,旁人嘗試叫她沒有回應。有人立刻撥打120并描述:
“有位女性倒地,突發頭痛,人說話不清、右手抬不起來,這在**西站北出口**?!?br> 這樣能讓急救團隊迅速獲取關鍵信息,避免延誤。
“有位女性倒地,突發頭痛,人說話不清、右手抬不起來,這在**西站北出口**?!?br> 這樣能讓急救團隊迅速獲取關鍵信息,避免延誤。
05 等待救護車期間,你可以怎么做?
- ? 讓患者安靜平臥,頭偏向一側
這樣有助于氣道通暢,避免嘔吐時誤吸。 - ? 不要隨意搬動或試圖喂水
誤操作可能加重腦損傷。如果口唇干裂,可以用濕毛巾輕輕潤濕嘴唇。 - ? 松解過緊的衣扣、領帶、腰帶等
保證患者呼吸順暢。 - ? 不要自行用藥或針灸放血
這些民間做法不但無效,還可能增加風險。
?? 有條件時,做好記錄(癥狀出現時間、表現變化),醫護到場后可提供更多線索。
啟發:有一回小區里的孫大叔,家人亂喂水后咳嗽不止,送醫時情況更糟。這提醒我們,等專業人員到場前,保護現場和患者才是關鍵。
06 入院后的治療及康復建議
- 醫院會根據CT或MRI判斷出血部位和嚴重程度,大多數病人需在重癥監護室觀察,部分嚴重病例需要手術清除血腫。
- 藥物治療主要目的,是防止出血擴展和保護腦細胞,同時調控血壓和防治并發癥(如肺部感染、深靜脈血栓)。
- 康復期相對較長。經過幾周到數月的康復訓練,有一部分人能較好恢復日常功能。期間可在康復師指導下逐漸練習坐立、行走和肢體功能鍛煉。
- 日常生活中,要保持心態平和,不要過早進行劇烈活動,均衡飲食對恢復也有幫助,避免過度勞累。
專家觀點:
Anderson et al. (2019) 在 "The Lancet Neurology" 發表的回顧中指出:早期參與康復、營養充足可部分提升生存質量和降低再次中風風險。
?? 恢復期最忌盲目悲觀,能配合康復鍛煉并堅持復診,是減少后遺癥的最好辦法。
07 健康生活預防腦出血:飲食與作息建議
- ?? 綠葉蔬菜:含豐富的膳食纖維和鉀,有助血壓穩定。每日可適量搭配在炒菜或涼拌中,總量不必太高,保持多樣化。
- ?? 新鮮水果:如橙子、獼猴桃提供維生素C,對血管健康有好處。建議每餐留一小份水果即可。
- ?? 深海魚類:富含Omega-3脂肪酸,有助維護血管彈性。推薦每周選擇2~3次清蒸或煮食。
- ?? 豆類制品:大豆、豆腐富含優質蛋白和微量元素,合理安排在早餐和晚餐搭配使用。
好習慣 | 具體做法 |
---|---|
規律監測血壓 | 家中常備電子血壓計,每周自測兩三次并記錄 |
保持健康心態 | 遇到壓力,適度運動、進行深呼吸放松 |
合理作息 | 每天保證7-8小時睡眠,晚餐不宜過飽 |
定期體檢 | 40歲以上,建議每年體檢1次 |
? 均衡飲食、情緒平穩、規律作息是幫助腦血管健康的基礎。血壓正常了,腦出血自然也會遠離。
主要英文參考文獻
- Qureshi, A. I., Mendelow, A. D., & Hanley, D. F. (2001).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Lancet, 357(9255), 1632-1640. 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00)04830-3
- Anderson, C. S., Heeley, E., Huang, Y. et al. (2019). Rapid blood-pressure lower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Lancet Neurology, 18(6), 567-574. 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19)30187-5
- van Asch, C. J. J., Luitse, M. J. A., Rinkel, G. J. E., et al. (2010). Incidence, case fatality, and functional outcome of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e over time, according to age, sex, and ethnic origi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Lancet Neurology, 9(2), 167-176. https://doi.org/10.1016/S1474-4422(09)7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