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為什么會得肺栓塞?
簡單來說,肺栓塞就是大塊或小塊的血凝塊“堵死”了肺動脈。
1. 血液流速減慢:長時間不活動、久坐久躺,例如術后臥床,飛機長途旅行腿部活動極少,容易形成靜脈血栓。
2. 血液黏稠度升高:某些疾病如癌癥、血液系統異常(比如高血脂癥),增加血液凝固的風險。長時間脫水,血液也容易變粘稠。
3. 血管內壁受損:外傷或手術后,尤其是下肢外科手術,靜脈壁損傷,增加血栓形成的概率。
4. 年齡與遺傳:50歲以后,血管彈性下降,而且部分家庭有“易栓癥”遺傳基礎。研究顯示,老年人患肺栓塞的風險顯著高于中青年(Firschke et al., 2022)。
風險數據:
2020年的一項歐洲流行病學研究指出,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發生率在50歲以上人群達到了每10萬人每年150-200例(Konstantinides et al., 2020)。這些數字說明,血栓不是個例,而是人群中隱形但常見的問題。
04 溶栓是什么?能救命嗎?
溶栓治療主要針對急性、危重型肺栓塞。醫生通常會在患者到醫院后判斷是否需要立刻用溶栓藥物。溶栓藥(比如阿替普酶)本質上是一種能“溶解”新鮮血栓的藥物,幫助重新打通血管。如果栓塞面積大、患者出現休克或休克前,及時進行溶栓能顯著提高存活率(Kearon et al., 2019)。
不過,溶栓有一定出血風險,尤其是高齡、既往有出血史或者活動性潰瘍者一般不適合。臨床上,醫生會基于患者性別、年齡、病史、出血風險等綜合權衡是否采用溶栓治療。
?? 溶栓只能由急診或住院醫生主導,無須自行判斷是否需要,突發嚴重癥狀時盡快到大醫院。